眼下,2008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正忙于参加各种人才招聘会。在招聘会上,记者发现有些大学生把自己所属的星座写在简历内。"星座和姓名、籍贯一样,它也是个人的标签,可以让用人单位更好地了解我。"一位学生如是说。
近年来,"星座决定命运"的说法在社会中流行,尤其是在年轻人集中的校园,热衷星座的大学生不在少数。通过星座来判断自己和他人的性格、学习、恋爱被认为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校园里的流行话题
"我是牧羊座,今天健康指数79%,幸运颜色是橘色。星座运程说我今天白天最好守本分地专心工作、念书,不要心有旁骛。不过到了傍晚下课后可以进行一些有趣的社交活动、约会。"小吴是西安某高校大三的学生,每天上网看星座运程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我觉得虽然说得不完全准确,但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小叶喜欢通过星座看自己的爱情运和学业运。"他是双子座,我是摩竭座。但双子座最适合的人是水瓶座,和摩羯座勉强在一起是不会有幸福的。"她说,自己周围的同学基本上都很喜欢看星座。星座 上有关星座和血型决定命运和气质的说法,大家都觉得说的比较像, "我们喜欢用星座来分析自己和别人,这样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他人、了解自己。"
在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翻译学院等高校的随机调查中,90%以上的同学了解星座的划分标准,并且知道自己的星座, 其中半数以上认为星座会对个人的性格等造成一定的影响。女生普遍 对星座的相关话题感兴趣,经常上网查看星座运程、做星座测试,有的甚至随身携带有关星座的小册子。
在"google"搜索"星座",有67800000项符合内容的查询结果。在新浪、雅虎、网易等各大综合性的门户网站,都有着内容丰富的星座板块,各大高校的BBS上几乎都为"星座"开辟了专版。此外,在一些青少年杂志上,"星座与命运"、"星座与性格"、"星座与爱情"都占到相当比重。有关星座的信息铺天盖地。
一种娱乐手段
在西北政法大学的小孙看来,星座不在于你信不信,而在于了解它就等于和大家多了一个话题。小孙戏称自己"是被拉下水的"。她几乎从来不主动看有关星座的东西,但大学两年来,在周围人的影响下,她也了解到很多有关星座的常识。"女生在一起就喜欢讨论这个, 是一种娱乐的手段而已。" "每个人都想多了解自己,了解别人,星座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简单的途径,至于它准不准确就没有必要深究了。"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小李认为,星座最吸引人的是它对性格的分析。"其实,很少有人会真的相信星座所说的,但对内心世界的好奇,是人的本性,以娱乐的心态看看无妨。"
对西安翻译学院两个班级的问卷调查显示,所有同学都曾经主动查看有关星座知识的网页。这些同学中,出于"好玩、有意思"而看的占到一半以上,其次分别是"消遣娱乐"、"分析性格"、"预测未来"。即使是"分析性格"、"预测未来"大部分人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几乎没有人按照星座运程所提出的建议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是迷信,不可笃信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卞毓麟研究员在一篇驳斥星座的文章中写到: "星座是天文学上的概念,古代人为了认星的方便,就把位置比较靠近的星归成一组,叫做星座。至于那些名字比如白羊座,那也是人们为方便区分而根据象形所冠,一点也谈不上神秘。"随着历史的演变, 如今,星象学在西方已经被符号化,像中国人对十二生肖的态度,而仅仅是把它视为一个符号,不能说明任何更多的问题。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中心主任倪晓莉博士表示,星座在大学校园流行,并不是偶然的现象,是由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作为身心尚不完全成熟的社会群体,大学生内心缺乏安全感,尤其是当他们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急于去寻求心理慰藉,就会去相信离他们最近的预测,而星座则正好符合了他们特殊的心理需求。"星座在分析性格上,都是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提取共性的东西,给人以心理暗示。而有关命运的预测更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倪教授提醒大学生,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星座只是娱乐而已,千万不可沉迷。
西北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谢扬举教授认为,星座在大学校园的流行是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结果。大学生是充满好奇心的群体, 对具有西方神秘主义色彩的星座产生兴趣不足为奇。至于星座的流行会不会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谢扬举教授说:"大学生不能生活在精品文化的婴儿室中,他们需要面对各种世俗文化的冲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逐渐获得文化免疫力,有助于健康的文化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个别学生可能会迷恋占星,但是这种迷恋不会泛滥成灾,我们应该相信当代大学生的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