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1999年7月26日批准成立的一所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前身是1952年10月成立的广州土木水利工程学校,至今已有五十四年的历史。在这五十四年中,学校的名称几经变异。1958年—1962年曾升格为广东水利电力学院(本科层次),文化大革命期间学院停办。1973年5月复办后定名为广东省水利电力学校(中专),1999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校至今,已培养了3万多名技术人才,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广东省乃至国内其他一些省份水利电力行业及相关行业的中坚力量,为各地的经济建设和水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以广东省为主,面向全国17个省市招生,以全日制专科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兼办本专科函授教育、中专教育、职业资格培训、成人教育,并试点二年制高职教育,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并举的办学格局。2006年9月止,共计有全日制在校生6117人,设有水利工程系、电力工程系、计算机信息工程系、土木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应用外语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数学教学部、体育教学部七系三部,开设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水利电力设备及自动化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32个专业。现有2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及省级示范性专业,省级示范性建设专业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 现有“全国水利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等4个国家级职业资格培训鉴定机构和 “广东职业技能鉴定所”等3个省级培训鉴定机构,具备49个工种的技师和高、中级工的培训与鉴定资格, 近三年来,共培训3033人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37期、鉴定7763人次。 目前校园总面积为917.1亩,由广州天河校区、广州从化校区、飞来峡实训基地、江湾实习电站构成,已有建筑面积20.6万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4.19亿元 ( 不含校区地产价值 ),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900万元 。拥有各类综合实验室、实训场 52 个,校外共建实习基地41个。图书馆藏书共计37.8万册,电子资源折合113万册。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522人,其中教师386人,专任教师248人,研究生或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145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75人,“双师素质”教师111人。学院高度重视产学研结合,几年来承担各类教研科研项目66项,科研和技术服务产值共计300余万元,获国家、省级科研教研成果奖26项,参与科研的东深供水改造工程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和广东省科学技术特等奖;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73篇;主编和参编各类教材58本。几年来,学院通过培养、引进等措施,加快了师资队伍的建设步伐,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一支结构较合理、整体素质较精良、治学严谨的教科研队伍正在形成。 学院坚持 “立足水利、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行业特色,以特色质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改革创新求发展,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大力推进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学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谋求企事业单位参与教育教学活动,走产学研合作办学的发展道路,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共建实验实训场所,共同合作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产学研效果显著。学院高职教育特色突出,注重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重视实践教学基地群建设,加强学生实践技能锻炼,积极推行“双证书”教育,学生除获得学历证书外,还可以获得相应专业的技能等级证书,学院培育的学生“实操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7%以上,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学院也得到了国家教育部、省水利厅、教育厅的充分肯定,2003年被广东省授予“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4年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级。 学院一直保持着广东省水利系统 “文明单位”、省直工委“文明单位”和省教育厅“文明校园”等称号。先后获得了省水利系统“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和“ 纪检监察先进单位”、省水利厅直属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水利厅“先进职工之家”、广州市“义务献血先进单位”、共青团省直工委“先进团委”和“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2006年学院党委被授予省直机关 “先进基层党组织”。 在新的世纪,学院将继续发扬 “ 勤奋、求实,团结、创新 ” 的优良校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学院发展步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为把我院建设成为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全国一流水利类高职高专院校而奋斗。
(编辑:王其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