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青青校园 >> 校园文化 >> 正文

1903所家长学校联通学校与社会
转自: 时间:2007年02月06日15:20

本报讯 (记者 卿永锋实习生贺卫玲)健康向上的“新童谣”唱响校园,只会读书不能全面发展的“偏科生”不受“新三好”青睐,QQ聊天帮青少年解决心理困惑,雷锋叔叔上卡通……在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创新”成为主题。昨日,市教育局党委书记王小平表示,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在创新,要确保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创新之一:150多个社团活跃校园文化


  以“最优化的校园文化环境”,坚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目前长沙各区县(市)教育局和中小学校每年都会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全市每两年举办一次,积极引导同学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开展各种社团和竞赛活动。目前,市直学校共计有文学社、动漫社、英语沙龙、科技社等各类社团150多个。如每年一度的雅礼中学社团节和长沙外国语学校校园文化艺术节,成为两所学校最重要的日子,同学们像过节一样,尽情展示兴趣专长。


  创新之二:老师关心“家教”


  家庭是孩子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现在的家长绝大部分都有教育好子女的强烈愿望,但又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针对这个实际,市教育局关工委经过10多年的努力,在全市办起了1903所家长学校,成立了3100多个家长委员会。针对家庭教育的现状,列出14个家庭教育问题,组织了一批特级教师、家庭教育专家和青少年心理研究专家开展“家庭教育百课下基层”活动;组织家长学生进行《家庭教育亲子活动课程研究》。如长郡中学在全校推广亲子教育,密切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联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岳麓区教育局首创新型德育阵地——家长网校,成为全国德育创新案例。


  创新之三:假期德育没有空档


  全市城区中小学生寒暑假时,都必须赴社区报到并参加社区活动,很多社区在假期组织辖区内的学生开展爱绿护绿、清洁家园、“让爱一起飞”等有意义的活动。开福区教育局把“快乐假期”活动延伸到每一天,并设立了流动的“快乐大篷车”,使偏远地区的未成年人也能和城里孩子一样共享快乐。他们由此而总结提升的“快乐教育”,得到了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领导的高度赞扬。芙蓉区教育局把学生在假期中的表现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体系,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整体育人合力。


(编辑:张利明)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