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电力资讯 >> 电力时空 >> 正文

我国第三代核电站进入实施阶段 2013年底运营
转自: 时间:2007年07月25日09:20

新华网北京7月24日电 中国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与美国西屋联合体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第三代核电技术转让及核岛设备采购合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核电自主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曾培炎出席签字仪式,并会见了双方代表和中外来宾。
  曾培炎指出,核电是一种安全可靠、技术成熟的清洁能源。积极发展核电是中国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中美企业有关合同的正式签订,是核能国际合作的重要成果,有利于促进中国核电事业进步,有利于深化中美两国的能源和贸易合作,也有利于推动世界核电产业的发展。
  曾培炎强调,发展核电事业要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在引进国外先进核电技术的同时,坚持消化吸收再创新,依托重大项目,努力实现核电自主化目标。他要求,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要组织好各方面力量,积极探索核电建设的新模式。中外有关企业要认真落实合同责任,如期完成技术转让和依托项目建设任务。核安全监管部门要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切实保障核电站建设的安全和质量。
  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有关地方、企业、科研设计单位负责人出席了签字仪式。
  中国此次引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即AP1000先进压水堆技术,采用了独特的“非能动”安全系统设计。与以往的核电技术相比,新技术简化了系统设备数量,降低了发生核事故的概率,提高了核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我国从美国引进的第三代核电站进入实施阶段 

  新华网北京7月24日电(记者张毅、冯源)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与美国西屋联合体,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合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核电自主化领导小组副组长张国宝认为,合同的签署,标志着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从商务谈判阶段转到项目建设和技术转让实施阶段。
  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三门核电有限公司、海阳核电有限公司、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与美国西屋联合体及分包商分别签订了第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4个机组的核岛设计及部分主设备采购合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与美国西屋联合体及主要分包商签订了AP1000技术转让合同。转让的技术包括AP1000主泵技术、AP1000爆破阀技术、安全壳技术、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一体化封头技术,以及运行管理技术等核心技术。
  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从项目伊始就参与了全面谈判和引进工作。总经理蒋新生对记者说,通过依托项目的实施以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将逐步实现第三代核电的自主化和本地化,加强和提高中方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的能力。
  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炳华透露,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的第一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计划2013年底在浙江三门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营。这也将是世界上第一台使用了AP1000核电技术的核电站。他说,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将高质量完成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引进工作,确保浙江三门、山东海阳两个依托项目4台核电机组按计划建成并安全投入商业运行。
  美国西屋公司开发的第三代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AP1000),是唯一得到美国核管会最终设计批准的新三代+核电站。中国此次引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采用了独特的“非能动”安全系统设计。与以往的核电技术相比,较大幅度地简化了系统设备数量,降低了发生事故的概率,提高了核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目前中国内地核电装机容量约800万千瓦,仅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强,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正在运行的11座核电机组,以压水堆技术为主,包括3座国产的、两座从俄罗斯引进的和4座从法国引进的,还有从加拿大引进的两座重水堆。这些核电技术基本属于第二代。
  按照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要建成核电机组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核电机组装机容量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比例将达到4%。在经济发达、电力负荷集中的沿海地区,核电将成为电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业内权威人士认为,我国核电正在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发展第三代核电,符合世界新一代核电发展方向。


(编辑:韦唯敏)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