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电力资讯 >> 新闻快讯 >> 正文

六亿千瓦标志性机组花落邹县
转自: 时间:2007年07月27日08:31

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百万千瓦7号机组获授牌

  本网讯 记者严明 王玮报道 在党的十七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我国电力工业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再传喜讯,代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最高水平的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为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突破6亿千瓦标志性机组。
  7月26日,记者在于山东邹县举行的“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突破6亿千瓦标志性机组”授牌仪式上获悉,以2006年12月4日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旗下的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邹县发电厂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7号机组的正式投产为标志,全国电力装机突破6亿千瓦。
  纵观近年来我国电力装机容量的发展,从4亿千瓦到5亿千瓦历时不到19个月,从5亿千瓦到6亿千瓦仅用了不到12个月。这种速度体现了在电力体制改革后,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巨大需求,电力工业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是电力工业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成果。
  百万千瓦机组的建设,使面临节能减排重任的我国电力工业站上技术制高点——汽轮机热耗7330.94千焦/千瓦时、锅炉热效率94.43%以上、机组热效率超过45%、设计发电煤耗270.19克/千瓦时、综合厂用电率5.285%……据测算,如果全国燃煤发电厂的热效率都达到百万千瓦机组这种45%的水平,按照2006年全国火电机组发电量计算,可节约约两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硫?)约5.4亿吨。
  4亿千瓦标志性机组是三峡左岸电站70万千瓦7号机组,5亿千瓦标志性机组是国华宁海电厂60万千瓦2号机组,6亿千瓦标志性机组是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百万千瓦7号机组。标志性机组的变化,与我国电力工业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调整机组结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相契合。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永干指出,2006年是我国电力发展史上装机容量发展最快的一年,达到了1.01亿千瓦,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经历过的快速健康发展的历程。同时,我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也见证了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辉煌历程。在这充满艰辛同时又不断赢得胜利的历史征程中,电力工业始终承担了国民经济先行官的重任,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行业干部职工以及制造企业的顽强拼搏和不懈奋斗,极大地满足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电力的强劲需求。
  华电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华电国际总经理陈建华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到又好又快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时期,电力工业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以华电国际邹县电厂7号百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为代表的一批大容量、高参数、环保型机组相继建成投产,推进了华电集团发电资产的电源结构、区域结构、技术结构进一步优化,节能降耗成效更加明显,经济效益显著提升。面对新形势,华电集团作为中央直属的国有发电企业,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履行中央企业肩负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


高扬科学发展的旗帜
——写在6亿千瓦标志性机组授牌之际

  2006年12月4日11时18分,当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百万千瓦7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后,对于标志着我国电站设备设计制造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促进我国电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的这一项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曾培炎在批示中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7个月后,当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百万千瓦7号机组成为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突破6亿千瓦的标志性机组时,电力工业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需求的旗帜,正高高飘扬。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跨过1亿千瓦大关用了38年时间,从1亿千瓦翻番到2亿千瓦用了7年多一点的时间,从3亿千瓦到4亿千瓦用了4年多一点的时间,从4亿千瓦到5亿千瓦用了不到2年的时间,从5亿千瓦到6亿千瓦仅用不到1年的时间。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记者作为亲历者,有幸参与了4亿到5亿的新闻编辑工作,更有幸采访了5亿到6亿的授牌仪式。这期间,记者最深的感受便是,我国电力工业能够取得世所罕见的发展速度,是电力行业坚持改革、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4亿千瓦标志性机组,代表了我国乃至世界水电的最高技术水平;5亿千瓦标志性机组,代表了21世纪我国燃煤发电机组发展的趋势;6亿千瓦标志性机组,则以一系列经济技术指标说明,在燃煤发电领域,我国已经站到世界顶尖行列。同时,百万千瓦燃煤机组成为6亿千瓦标志性机组也昭示着,以燃煤发电为主的我国电力工业,面对节能减排重任,在提升装备技术水平、改善机组结构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电力装机突破6亿千瓦的2006年,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启动,全年全国新投运及建成的脱硫机组约1.05亿千瓦,运行中的脱硫机组容量达1.5亿千瓦,二氧化硫排放绩效已接近美国2005年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绩效。今年上半年,取得了已关停小火电机组551万千瓦,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的成绩。目前,电力企业特别是五大发电集团、两大电网公司均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始终走在最前面。上半年,全国关停的551万千瓦小火电机组中,五大集团就关了450万千瓦,但其总装机容量还不到全国的40%;电网企业实施全程节能,尽可能让大机组多发电,让用电大户变成节能大户。
  6亿千瓦,是电力行业坚持推进改革的旗帜。自2003年电力体制改革启动以来,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经历了4亿、5亿、6亿千瓦的三次突破,极大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对电力的需求。近五年来,电力监管体系的建立、厂网分开的推进,使电力工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仅用了三年时间就扭转了电力紧张的局面,电源建设的高速发展还为推进节能减排、“上大压小”创造了条件;电网建设不仅实现了全国联网,而且通过“户户通电”等工程的实施惠及了广大农村用户。
  6亿千瓦,是电力行业坚持科学发展的旗帜。近五年来,70万千瓦水电机组的国产化、百万千瓦燃煤机组国产化、特高压直流和交流输电线路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电力技术突破;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燃煤机组平均装机规模不断提升,这些不仅表明我国电力工业在技术上具备了科学发展的条件,更表明电力工业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阔步前进。
  但是,在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的时刻,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电力工业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电源结构尚不合理,火电特别是小火电比重过大,节能减排任重道远;电网建设相对滞后,电网电源建设不协调,电网投资比重偏低的问题仍然突出;电力技术装备水平仍然较低、自主知识产权含量较小;合理的电价机制没有形成,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仍然较弱等。
  因此,电力行业要坚决落实科学发展观,利用好供需形势相对比较缓和、外部氛围相对有力、发展环境比较宽松、政策逐步到位的较好条件,加快“上大压小”工作,加速结构调整;坚定不移地按照《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把电力体制改革继续推向深入,促进电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强化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协调性,促进电源电网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6亿千瓦已是过去时,在克服困难向7亿千瓦前进的征程中,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唯一途径。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电力行业要发展,而且要更好更快;不仅要速度,而且更要质量;不仅要规模,而且更要结构优化;不仅要满足经济社会的需求,而且更要承担好节能减排责任。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快电力结构调整,以节能减排为前提、发展大型高效机组为重点优化发展煤电,有序开发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加强电网建设;必须坚持深化改革,从体制和机制上消除影响电力发展的不利因素,促进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通过强化监管,有效解决电源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维护好电力市场秩序。
  回顾6亿千瓦曾经的辉煌,展望7亿千瓦未来的荣耀,在电力行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进程中,在科学发展旗帜的指引下,电力行业将开创发展的新局面,确保电力改革的成果能够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全国人民能够共享电力行业科学发展的成果。


(编辑:曾燕)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