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英才在线 >> 精英历程 >> 正文

杨大拿的故事
转自: 时间:2007年07月30日09:33

——记吉林白山供电公司试验所杨凯全

    在白山供电公司,提起“杨大拿”,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吉林白山市劳动模范、白山供电公司文明职工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白山供电公司试验所副所长——杨凯全。 
    所谓“大拿”,简单的理解应是大的工作能拿起,大的难题能拿下。杨凯全同志的这一雅号又是怎样得来的呢?事情该从二十年前说起。 
    1986年,风华正茂的杨凯全从长春电力学校毕业后来到通化电业局浑江供电局,当上了一名电业工人。原本学习高压专业的他,想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不由喜不自禁。可天不遂人愿,他偏偏被分到了继电保护班,这就意味着他所从事的工作和涉及的专业必须从头学起。当时他也曾想找领导把自己调到专业对口的岗位,可又想,组织上之所以把自己安排在机电保护班,说明这里的工作更需要,也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他暗下决心,我就要在这里干出个样来。 
    在专业性很强,技术含量较高的电力部门,是不可能单靠激情和诺言就干出样来的,必须要掌握较高的专业知识,练就过硬的工作本领。面对新领域、新知识、新技术,他毫不畏缩,勇敢登攀,开始了新的学习。他首先从掌握理论知识入手,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时间,阅读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对学习的痴迷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也不知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也不知比别人少享受了多少欢乐时光。作为电力战线上的一名新兵,在工作中时刻不忘向老师傅学习,凡是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总是虚心、主动地向老师傅请教。他更是不放过任何一次在工作实践中学习的机会,每次现场作业,他总是干在前、学在前,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同志们把他学习上刻苦、技术上钻研的精神和劲头概括为“五勤”,即脑勤、眼勤、嘴勤、腿勤、手勤。也正是这“五勤”使他在不长的时间里就系统的掌握了继电保护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成为一名很称职的电业工人。 
    1989年,浑江供电局从通化电业局分离出来,成立了浑江电业局。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工作量的增加,又相继成立了浑江电业局试验所,杨凯全同志在试验所继续从事他的继电保护专业。此时的他已是小有名气的技术能手,在多次的清理隐患、排除故障、设备安装调试以及技术改造等作业中都显露出他过硬的技术水平,于是周围的同志们都折服的叫他“杨大拿”。特别是在浑江变电所的一次反事故演习中,他以反应迅速、判断准确、处理果断的出色表现,令在场的人员赞叹不已,当时在场的老局长也举手称道,风趣地说:“真不愧是杨大拿”,久而久之,“杨大拿”竟成了杨凯全的代用名,在白山电力系统不径而走。 
    1996年,已届而立之年的杨凯全在白山电力战线已战斗了十个春秋。俗话说:“十年磨一剑”,这时的杨凯全在继电保护方面的专业技术已经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大拿”的雅号对于他也使可以说是实至名归。他撰写的论文《LFP-951型微机保护在白山电网的应用及改进》,荣获了1997年吉林省合 理化建议及技术改进三等奖。在他和同事们的艰苦努力下,经过逐期逐批改造,到2007年,白山电网继电保护全部实现了微机化。 
    杨凯全同志在继电保护方面的过硬技术,不仅保证了电网的高效率、高质量运行,而且也创造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有一次,白山电业局所辖的石人二次变电所运行的LFP-96微机电源板出现了故障,杨开全同志经过细心观察和认真分析,带领人员经过几天夜以继日的苦战,终于找到了故障的原因所在,认定此次事故纯属设备本身问题。于是他们把厂家有关人员请到白山进行交涉,杨开全胸有成竹、据理力争,要求厂家对此次事故承担全部责任,最后双方到现场进行了联合测试,在无懈可击的事实面前,厂家心服口服,无条件地给更换了全部设备,为白山电业局挽回了数百万的经济损失。 
    “杨大拿”不仅在白山电力系统名声响亮,他的技术也受到了外地同行的倾慕。2004年,抚松县水电公司所辖的北郊变电所主变跳闸事故,就是他们求助杨凯全前去帮助排除的,杨凯全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精湛的技术,给这个单位的技术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6年夏季,抚松县水电公司的北郊变电所又发生了设备故障,造成主变越级跳闸,现场技术人员查看了两个多小时也找不到原因,再耽搁下去势必影响抚松县城的正常供电,情急之下,他们又一次拨通了杨凯全的电话,这时正是凌晨两点,十分困倦的杨凯全二话没说,星夜驱车直奔事故现场,到达现场已是凌晨五点多钟。杨凯全顾不上休息,当即找当值人员询问情况和查看保护动作报告,果断提出再次对主变送电,送电后发现母线A相接地,立刻断定电流互感器一次线圈烧损,现场工作人员马上对电流互感器进行检查,情况果然如此,他们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抢修,一个小时后,北郊变电所恢复了送电。从此以后,抚松水电公司的员工们把“杨大拿”比作是诊治电器设备故障的“神医”。 
     2000年,杨凯全同志就已担任了白山电业局试验所副所长,然而走上领导岗位的他仍然保持着普通工人的本色,常年摸爬滚打在第一线,遇有艰难险重的任务他总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头。 
    2006年9月,白山供电公司接到白山市政府通知,要求尽快完成大通矿业电器部分的施工任务,保证大通矿业能按时投产。当时,杨凯全和同志们正处在承担县城电网改造的紧要时期,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新任务,他既没推托,也没抱怨,而是勇敢地接受下来。他先是实地查看了现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毅然决定,电网改造照常进行,新任务由他带两两名专业人员,利用双休日和工余时间加班加点来完成。为了抢时间、争速度,他们每天工作到半夜,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他们用了较短的时间,就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施工任务,保证了大通矿业的按时顺利投产,也为白山供电公司服务白山地方经济建设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随着白山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结构的日趋完善,五个一次变电所的仍处于66千伏单母线的运行方式已凸显缺陷,严重制约了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亟待加以解决。重担再次落在了杨凯全的肩上。对于压力他依然是那样的坦然处之,他深入现场调查研究,与设备厂家协调,制定改造方案,周密计划。在他的带领下,经过五个日日夜夜连续奋战,改造工程圆满结束,到2007年4月,白山电网五个一次变电所全部实现了66千伏双母线运行,“杨大拿”又一次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今,杨凯全同志在白山电力战线已工作了20多年,组织上和同志们把许多荣誉称号送给了他,可他更看重的还是“大拿”,这个非正式授予的称号。因为他知道科学技术永无止境,继电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姚贵生) 


(编辑:林言玉)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