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英才在线 >> 电力专家 >> 正文

倒下的是电杆 挺起的是脊梁
转自: 时间:2007年08月17日09:16

   “我活了八十多岁,还没有见过这么可怕的洪水!”山民吴老伯面对着惨不忍睹的现场,心有余悸地感叹着。 
    “没了,全没了!我们一家都只穿了拖鞋跑了出来,这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呀……”家早已经不见了踪影的山民王玉兰在哭诉着……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2007年7月10日!这天,是秀美皖南的灾难!这天,使40万池州百姓遭殃!这天,在考验着池州供电人的忠诚、责任与奉献…… 
    这天凌晨零点10分,一声声炸雷在池州大地上轰鸣,一道道闪电不时地撕破浓厚的云层,伴随着呼啸的狂风,暴雨倾盆而至,短短的几个小时,雨量竟达300多毫米。暴雨引发了山洪和泥石流,洪水、流石流沙无情地肆虐着……所到之处,无论是房屋、工棚、还是道路、桥梁,全被夷为平地,几人合抱的大树被连根拔起。洪灾夺走了池州十几位群众的生命,也给池州的电力设施造成了严重损失。两座35千伏变电站进水全停,35千伏南浦变电站被洪水淹没;输电线路倒杆、断杆共计1223基,长度269.9公里;76台配电变压器损毁、87台配电柜被水淹或遭雷击损坏。大量输电线路杆线、配电变压器被洪水冲走,配电房坍塌,造成572个配电台区停电,6万户居民供电受到影响。灾情之大,损失之重,实属罕见。 
    百年不遇的洪灾,是大自然向人类发起的挑战!但,“困难再大我们也要克服,任务再重我们也要完成,这是对我们电力职工主人翁责任的考验,更是对我们履行社会责任的考验!”池州供电人喊出了这响亮口号!一场惊天动地、抗洪魔保供电的战斗在皖南大地打响了!  
    在那洪流滔滔而下时,在那雨鞭刷刷抽打时,在那大地阵阵颤栗时,那些基层的农电人在做着怎样的抗争?面对这一场生死考验,他们又交出了怎样的答卷?还是让我们把记忆闪回到那一夜吧: 
    7月10日凌晨2点06分,刚送电回家的青阳城郊供电所老电工沈胜利又接到青龙山台区用户电话:该台区一基380V电杆被山沟特大洪水冲击,随时有倒杆的危险。此时的他二话未说,放下电话,穿上雨衣,拿起手电筒,顾不得和熟睡的妻子打声招呼,又一头钻进时而伸手不见五指,时而亮如白昼的雨幕之中。 
    青龙山,山高坡陡,道路崎岖,冬天上山都流汗,何况伏天雨夜,其难度可想而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此时此刻的沈胜利想到的只是供电人的责任!平时上一趟青龙山,步伐不快不慢不休息也需要一个半小时,而在那暴雨滂沱的雨夜他只用了四十分钟,那是怎样的速度——跑步登山?!那是何等的力度——百米冲刺?!面对等候在现场的村民组长和村民连声感激,他轻声地说了声“没事,应该的”,便投入了战斗。 
    此时此刻,风狂雨骤,山洪咆哮,受冲击的电杆已在水中摇晃,一旦倾倒将累及整条线路倒杆,损失必将很大。此时此刻,沈胜利脑海中想象着一根杆倒、一排杆倒的可怕景象。电杆摇摇欲坠,此时上杆解线已经不可能了,向供电所领导汇报请求增援更是来不急。怎么办?沈胜利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让电杆倒下!只有“先斩后奏”了。平时一向憨厚沉稳的沈胜利和村民组长简短地商量后,迅速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采用木料顶杆加固,垒石挡水。几分钟时间,木料、铁丝、绳索、梯子全部到位,沈胜利做好危险点分析,安排在场村民从四个角度同时竖起木料伸向杆梢,让村民组长扶梯照明,他自己上杆绑扎紧固,前后用了一刻钟时间,硬在瓢泼大雨中把濒临倾倒的电杆撑住了。接着,他们又抬来大石头在洪水冲击面垒起临时挡水墙,电杆稳稳当当了,而一身泥水的沈胜利却摇摇晃晃了,过度的体力消耗使他瘫坐在地上,好久没有站起来。 
    泥巴裹满了裤腿,汗水湿透了衣背,为了让政府多放心,为了让百姓少受罪,沈胜利撑起的不仅仅是一根电杆,而是供电人的形象,是“国家电网”的品牌,是人民群众的口碑!记得有位诗人说过:“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而我要说:“风口浪尖,才显农电工真诚”。 
    7月10日清晨4点,窗外依然大雨瓢泼,电闪雷鸣,许多人还在梦乡之中,殷汇供电所的营抄主管王生同志却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索性穿好雨衣,拿起手电,背起工具包就出门了。此时,家门口的内涝洪水已经有小腿深了,王生同志明白家中物品若不及时转移,一旦破圩,妻子外出打工,自己起早贪黑工作多年的辛勤汗水将会付之洪流。而此时,离家五里之外的村部电费座收点也同样面临着被洪水淹没的危险,那里有公司的电脑、打印机等财产,电脑里存放着极为重要的电费数据,一旦丢失,将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王生不及细想,便冒着随时有被洪水冲走的危险,深一脚、浅一脚从大堤泥泞的乡村公路上飞快地赶到了座收点,抢在洪水之前,将公司财产转移到了安全地带。6:30,当他一路涉水匆匆往回赶时,村里老幼妇孺一片哭喊,这里早已是一片泽国,由于无人抢运,家里的冰箱、彩电、家具等都已被淹没在一米多深的水里。在外打工的妻子得知情况后,无法抑止地在电话那头痛哭起来,而王生同志来不及对家里东西进行清理,就投入电力抢险和重建工作中。 
    面对险情,面对个人生命的安危,面对“损失小家与损失大家”的抉择,王生毅然舍弃了小家,顾全了大局。是他藐视生命吗?不!他一样知道生命的可贵;是他不懂危险吗?不!刚出门的洪水已让他明白此去的后果。那,是什么让他那么从容的抉择?我想,这是一种内心的力量,是一种职业的操守,是一种精神的感召,是一种责任的驱使,这种力量、这种操守、这种精神、这种责任,就是“奉献与忠诚”! 
    灾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7月10日7:20,池州公司上上下下全部到岗,立即进入防汛紧急状态,争分夺秒,启动供电防汛预案,公司领导亲赴受灾现场坐阵指挥,要求所有抢修队伍做到“水退人进,露出一点抢修一台,露出一段恢复一片。” 
    洪水、泥石流过后,桥梁倒塌、道路被冲毁,车辆不能通行,电杆等电力物资无法运到受灾现场,给供电抢修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在河滩上、泥地里、灌木丛中,人正常行走都很困难,在如此恶劣环境中抢修更是难上加难。广大供电员工二话没说,在群众的帮助下,靠肩挑手抬,遇山过山,遇水趟水,把一根根电杆、一捆捆电线,抬到受灾现场。 
    在石台县仁里,上自该公司总经理,下到供电所职工的家属,都冒雨奋战在抢修现场。 
    在梅村供电所的工地上,一条齐腰深的河流挡住了运电杆的去路,我们的供电员工奋勇当先,一个接着一个跳进河流,和民工们一起抬着上吨重水泥杆,连扛带拉一路艰难地“拖曳”到对岸。  
    在青阳县酉华乡的抢修现场,数基电杆遭水毁破坏,其中有的电杆处在洪水的中央,水流十分湍急,人员无法靠近现场,抢修十分困难。但,抢修队员不畏艰险,跳进一人多深的急流中,顺着钢绞线奋力攀渡过河,登上电杆迅速抢修,经过8个小时的奋战,恢复了对酉华乡的供电。 
在贵池棠溪抢修工地,齐膝深的泥渣,划破了抢修队员的双脚,两边的水草有毒,许多人碰到后身上起了水泡,但他们来不及涂药,继续施工作业。 
    大雨后的太阳格外毒,烤得抢修队员身上火辣辣的,工作服湿了干、干了又湿,成了“盐衣”,一天喝上十几瓶水都不管用。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抢修水毁电力设施,早日恢复灾区供电,尽供电人的一份责任……  
    贵池梅村供电所的雷玉春,干农电工有20多个年头了, 7月10日的洪水,顷刻冲毁了他的房子,淹没了家里所有的财产。当池州电视台记者来到他家时,眼前的场景让人心寒:房子只剩下木头屋架,透湿衣服、棉被上粘满淤泥,沙发和床已经散了架,堆在门口。得知记者采访,老雷家属强忍病痛从没有干透的沙发上爬起,向记者“投诉”:“10号那天早上,家里先被山洪冲了,房子倒了,后又被河里涨上来的水泡了,东西全淹了。老雷刚把我拽到屋外手机就响了,所长通知他马上到所里去。临走时再三吩咐我不要进屋,等他回来收拾。可一去这十几天,半夜回来,早上五点又走,回来倒下就睡,他说太累了,抢修任务太重了。我见他没日没夜地忙,只好叫亲戚来帮忙收拾。亲戚帮忙两三天才把污泥清掉,我也累病了,吃了两副中药还没有好呢。没有办法,他吃上了电工这碗饭,老百姓家里受了灾,电不通人家没法过日子,他的性格我了解,习惯了,我不埋怨他。” 
    当雷玉春面对记者的镜头时,他只留下了三言两语:“村里受灾的老百姓太多,可村里的电工只有我一个人。大家都在期盼着早一天通电,恢复供电是我们电工的责任!”多么朴素的语言啊,这不正是我们近几年主题教育活动所倡导的主人翁责任吗?! 
    在这次抗洪魔、保供电战斗中表现出“舍小家,顾大家”的,又何止雷玉春一人,像九华山营业部的吴家祥、石台公司城北供电所的张长根、青阳公司陵阳供电所宋四清等,不胜枚举。 
    “损失太大了,施工环境和条件太恶劣了,你们克服重重困难,顾全大局,全力抢修恢复供电,为灾区人民做出了贡献,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和群众感谢你们!”这是池州市委领导在灾区察看、慰问电力抢修员工时发出的由衷赞叹。 
    “你们辛苦了,高温作业,一定要注意安全!注意休息!”这是省公司总经理杨宁生到池州施工现场,慰问、指导池州抗灾保供电工作时对农电工的嘱咐。 
    “电工日夜抢修架电,那真是在拼命呀。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你们真是尽心服务,尽力先行哪!”目睹电力职工不顾家拼命抢修恢复供电,当地的村干部和群众都这么说。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池州供电系统广大员工舍小家、顾大家,全力以赴抗灾抢修水毁电力设施,用自己朴实的行动为灾区群众送上光明。池州电视台和《池州日报》社纷纷派出记者,专题报道和现场采访朴实可爱的农电工;贵池区委宣传部将电力系统抗灾保供电事迹列入重点抗灾典型事迹。 
     7月25日,全面恢复了“7.10”特大洪灾造成的6万户供电中断,为池州市的抗洪救灾作出了突出贡献。15天,是通宵达旦的15天,是酷暑难熬的15天,是风餐露宿的15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池州供电系统的广大员工与时间赛跑、与洪魔搏斗,以钢铁般的意志,肩负起了供电人那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电力员工不怕难,狂风暴雨只等闲。 
   洪水肆虐翻巨浪,跋山涉水走泥丸。 
   风雨同舟人心暖,灾区不觉苦与寒。 
   万家灯火亮如雪,重建家园尽开颜。 
    这首诗是受灾严重的殷汇镇龙庄村群众发自内心的感慨,也表达了池州所有灾区人民对供电人的心声。 
在这次特大洪魔中,倒下的是无数的电杆,在抗灾保供电的战斗中,挺起的是池州供电人的脊梁!他们表现出的那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抗洪精神,受到了省公司领导以及当地群众和政府的高度称赞。池州供电人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他们的抗洪精神,诠释了国家电网公司“四个服务”的宗旨和“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倒下的是电杆,挺起的是脊梁!

(编辑:孙小美)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