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英才在线 >> 精英历程 >> 正文

带电作业十三年(组图)
转自: 时间:2007年08月02日09:06


 ——记赣西新余分公司带电班班长赵学军 

赵学军(中)与全班同志们在一块

赵学军在钻研业务



    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板和一身洗得花白的迷彩服,天气再热,那顶安全帽仍然严谨而端正地扣在头上。这就是赣西新余分公司带电班班长赵学军,32岁,从事带电作业工作已经13个春秋,作业次数已超过7000余次。13年来,他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默默奉献,由一名普通的带电工人成长为一位高级技师,赣西供电公司“十佳班站长”、 江西省电力公司职工教育培训师,在省公司生产运动会的带电作业竞赛中先后夺得个人第一名和第二名并两次获得团体第一名。2006年5月被江西省电力公司授予“优秀技能人才”称号,2006年7月被共青团江西省委、江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青年岗位能手”称号,近日又被推荐为江西省创争活动知识型职工。 
   多少次“急、难、险、重”的带电作业任务他没有皱一下眉头就一马当先带头上;多少次抛妻弃子独自在工作现场吃着团年饭他依旧乐呵呵;又有多少次高温高压作业汗水浸透了衣衫他视而不见。这数不清的多少次换来了赣西新余分公司带电班自建班以来连续安全零事故的神话,截止到7月23日,他实现安全带电作业9446天。 


决不能让兄弟们流血流泪 


    在江西省电力系统几乎都知道他的带电技术过硬的,但他也不是天生就懂业务的。他的技术也是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由数不清的汗水练就的。有人问他:“你一身硬功夫是怎么得来的?有没有什么绝招?”他的回答是:“带电作业是一项非常特殊的工作,有很多严格的要求和很高的技术含量,技术不行谁敢上高压?除非你不要命了。”他深知安全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输电线路施工安装与带电运行维护检修工作中,由于现场施工条件差,人力操作劳动强度大,稍有差错,都将酿成事故的发生,只有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作为一个带电作业的负责人,决不能让兄弟们因为技术不过关而流血流泪。为此,他以身作则,首先要求自己熟练掌握带电作业专业技艺技能。时间不够他就见缝插针地坚持学习和钻研,往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他钻研的最深入最入迷的时候,无论是电气设备基础知识,还是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输电线路设计和施工,以及带电作业专业知识,他都自费买了不少的书籍来学习。注重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反复学习和捉摸是他的习惯,他先后完成了南昌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的函授学习和国网公司《送电线路高级技师培训班》培训,并于同年底顺利通过高级技师考评。带电作业是团体协作性很强的工作,所以他特别重视全班的业务技术培训,总是想方设法搭建平台、提高班员的业务素质,经常带领全班边干边学边培训,做到学习生产两不误,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到现场实际操作的培训,他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出了多少道题目又不知改了多少份卷子。老是逼着员工学习历练,轮流带电处理设备缺陷,使全班熟练掌握了专业技艺和技能知识,保障了带电检修作业安全顺利完成。


保障安全重细节 


    多年来的带电工作经验练就了他一双洞察工作环境的双眼和小心谨慎的工作习惯,他深知安全的重要性,自己微小的差错,都有可能酿成事故的发生。为此他努力钻研带电作业安全知识,从细节上把住安全关口,不断摸索和总结安全带电作业经验。2006年,他带领全班同志勇于创新,拓宽带电作业工作范围,开展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针对新领域内的带电工作,身为班长他努力学习配电线路有关专业知识,研究带电作业的方式和方法,结合公司目前配电设备状况和作业工具的特点,编制了赣西公司《10KV配电带电作业现场操作规程》,带领全班开展了带电搭火、更换隔离刀闸、更换真空开关等七个作业项目,并逐项编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编制出一整套带电作业《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现场操作规程》,规范了带电作业操作方法,使带电作业进一步完善,步骤也更加规范有序,防范措施更加到位;工作中他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以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保证工作中做到“三不伤害”,彻底预防事故的发生。正是在他的严格管理下,全班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提高,安全作业的观念已深入人心,除强雷雨天、雾雪天气不硬性作业外,情绪不好、健康状况不佳不作业已形成不成文的规定;相互关心施工安全也已成为每一名班员的职责和共识,保证了带电作业安全无纰漏,至今全班未发生过任何人身安全事故,创造出了神话般的带电作业长周期。 


技术比武光荣折桂 


    为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他带领全班同志运用理论知识和QC管理方法,对作业方法和作业工具进行创新与改进,不断提高带电作业的工作效率,他还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地更新和改造一些不合理的带电作业工具,在一次带电作业工作过程中,他发现所用的工器具既笨重、又费时费力、还不安全,在他的带动下,经过全班商讨,带电班立下了当年的QC课题,并反复的改造试验,最后试验设计的《提高带电更换双分裂导线绝缘子工作效率》获得2002年赣西供电公司优秀QC成果奖,《提高带电更换110-220KV线路耐张绝缘子串工作效率》又获得2005年主持的QC成果赣西供电公司QC成果二等奖。2002年,他组织的新余分公司线路青年QC小组的《降低220KV梦金II线故障跳闸率》,先后荣获省电力行业优秀QC成果、江西省QC成果一等奖,同时,线路青年QC小组被中国质量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2003年度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2003年, QC小组在原有防鸟设施的基础上,研制出防鸟盒,对线路杆塔横担两端进行封堵,彻底杜绝了输电线路鸟害故障的发生。目前,该套防鸟装置已向全省各供电公司推广应用;2005年主持的《提高带电更换110-220KV耐张双串绝缘子工作效率》又获得赣西供电公司QC成果二等奖。 
    2005年11月在全省送电线路带电作业竞赛中,荣获团体第一、个人第二名和最佳答辩手称号。


工作兢兢业业


    输电线路是发电厂与负荷中心之间相互联络的动脉,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着整个电网的安全,因此线路运行维护工作是一项十分的重要的基础工作。带电班现有成员五名,肩负着全赣西公司10KV及以上输变电设备的带电作业工作任务,同时还管辖着110—220KV输电线路100公里,工作任务的繁重与艰巨可想而知。为保证带电班的安全生产运行,与为保证全班的安全生产运行,赵学军率先垂范,每天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在他的带动下,全班同志非常团结,无论是巡视线路,还是带电消除缺陷,都是心齐干劲十足。他建立健全线路设备档案,并根据线路设备的运行特点,定期安排设备检测工作,使线路设备保持健康状态下安全运行,2006年带电班管辖的220KV罗渝线被赣西公司评为“标杆线路”。 
    从事线路运行工作13年来,面对线路运行故障,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02年带电班所管辖的220KV西金II回线路故障率居高不下,针对这种现状,他组织公司线路青年突击队的骨干成立青年QC小组,他翻阅各种技术资料,查阅各种带电作业工具书,通过各种可行性研究,查寻故障原因,通过现场实地勘察和分析,查找线路运行维护资料,以及对故障时间与地点进行分析,发现该线路鸟害故障十分严重,并采取相应有效防范措施,加装杆塔防鸟刺、防鸟盒,取得明显效果,2004-2005年该线路创造了跳闸为零的记录,并且在公司线路竞赛中荣获了第一名。在做好线路运行维护工作的同时,他还组织全班积极参加输配电线路施工工程。2004年在赣西供电公司城网渡夏工作中,带电班承担了城网911线路改造的工作,该工程共有杆塔30余基,其中有三基钢管杆在水田中,高度为18.5m,重量达4.5T,无法采用常规的吊车施工。为克服天气炎热、地形复杂、工期紧张等困难因素,做为现场工作负责人,他与技术员经过反复研究,制定了一套采用独脚抱杆起吊钢管杆的施工方案,安全顺利的完成了工作任务,受到了公司领导的好评。2006年9月在承担110KV渝下线线路施工过程中,发现18#-19#杆之间跨越35KV沙东线限距不够,为此他经过反复计算,采取加装导线横担,降低35KV沙东线高度,保证了两线路间的跨越距离满足规程要求的3米,确保工程如期完成。在110KV沙英线破口进下村变的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人员的失误,在线路核相过程中他发现线路与下村变相序不一致,为此他对终端塔进行了改进,将线路由水平排列改为垂直排列,对线路相序进行换位,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保证了110KV下村变如期投运。
    经过他几年的辛苦努力和打造,带电班已成为今一支不怕困难、敢打硬仗、作风顽强、纪律严明的队伍,成为赣西公司的一面高高飘扬着的火红旗帜。他自己也已成为了赣西公司的骄傲。 (马克雄 罗红新)


(编辑:管小茜)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