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病员学校,一名小患者(左)一边学习、一边接受治疗。新华社记者 高学余 摄
“ant,ant,all so small……”8月15日,在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四楼一间房间里,两三位小朋友围成一桌,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认认真真地念着英语。虽然是在医院,但这个房间显得有点特别:欢快明亮的色调,房间一角摆放着玩具和书籍,让人感觉很轻松。
7岁的何佳佳来自浙江,因为阑尾炎手术住进了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已经日渐康复的她非常喜欢这里的志愿者,一有空,这些浦东南路小学的老师就会来这里,除了陪小朋友做游戏,还帮助他们补习落下的功课。幸运的不只是这里的小朋友,从9月1日起,上海将成为全国首个对因病住院儿童实施义务教育的城市。
在上海,适龄儿童接受义务制教育的比例已经达到99.8%。但是,对于0.2%的缺口,上海教育部门并没有忽略。为了确保义务制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市教委正在将关爱的目光更多地投向特殊群体。教委主任沈晓明说:“‘一个都不能少’以前是着眼于数量上的提高,但现在我们意识到,这项工作的意义更在于‘一个都不放弃’,要真正确保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开设病员学校
不放弃一个病房里的孩子
上海市教委日前宣布,今年秋季开学,上海的新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将正式开设病员学校。据初步统计,届时将有800多名长期生病的孩子有望在医院里接受学校式的义务教育。
病员学校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在该市就读的住院患儿,不论户籍。只要住院10天以上的,经主治医生同意后,家长即可向医院提出申请,再由医院将申请和病人的具体情况报对口学校,由学校派出专门老师为孩子教课。目前,这4家医院的病员学校课堂初步方案都已确定,计划每个学生每周可以保证35分钟的授课时间。
“不能让病房里的孩子被义务教育遗忘,我们应该多关注义务教育中那些被遗忘的角落。”今年1月,在上海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郑珊提交了一份《关于针对患病儿童进行医院内义务教育的建议》。
出乎郑珊的意料,议案很快得到了上海市教委的答复。教委主任沈晓明说,“这个议案提得非常及时,而且能够办到。”
事实上,早在1998年,时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的沈晓明就已经看到很多患儿因病耽误学业,他和同事们提出了“要给住院的孩子们提供学校式的教育”。不久,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请来志愿者,购买了各种教材,率先开设了儿童“病员学校”,受到家长的欢迎。
但由于师资和经费问题,多年来,“病员学校”始终只能时断时续地坚持着。时至今日,沈晓明认为,“现在做这件事情比9年前时机更加成熟。”
今年6月,在和上海市卫生局协商后,相关工作方案已经制订:在4家医院开设“病员学校”,由4家医院所在区的教育局负责协调。教育部门派专人负责,并配备专职、兼职教师队伍;医院提供场所和设备,经费则由各方共同分摊。
开展送教上门
重度残障儿童“零拒绝”
朱静是上海市董李凤美康健学校的老师,除了正常教学,每个周末,她还有一个特殊的学生需要照顾:为8岁的脑瘫孩子童童“送教上门” ,进行康复教育训练。
今年4月,上海市宣布,让全市804名重度残障适龄儿童接受个别化教育,这也是上海实行义务制教育攻克的最后一个“堡垒”。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上海各区县教育部门都接到一项任务:对市残联提供的804名未入学残障儿童逐一上门家访,了解这些残障儿童未入学的原因,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研究安置的对策。
摸排情况很快反馈上来:804名残障儿童中,超过义务教育入学年龄的86名,已经在特教学校或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51名,由特教学校和普通中小学送教上门的276名,有部分残障儿童进入了福利院,另有246名残障儿童尚未接受义务教育。
调研发现,这246名残障儿童绝大多数是重度残障,集智障、肢体残障、言语障碍等残障于一身,生活不能自理,有的甚至不会进食、没有自主意识,家长已经对他们的教育失去了信心。
怎么办?对这部分儿童而言,放弃就意味着他们一辈子失去入学的机会。对这些孩子一定要做到“零拒绝”,永远不要对孩子关上教育这扇门。
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市教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免费送教上门、定期开展家教指导、提供资料等方式进行适当的安置,使重度残障学生同样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一些残障孩子的家长因为存在着自卑心理,虽然孩子完全可到特殊学校接受教育,但他们宁可把孩子放在家里。老师送教上门给了他们莫大鼓励,一位脑瘫孩子的母亲说:“我从不带孩子出门,怕邻居笑话。孩子活了十几年,还没有痛痛快快地晒过太阳。现在我知道了,虽然她没法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但同样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如今,黄浦、徐汇、闸北等8个区已经全部落实了未入学适龄残障儿童的教育,根据学生的需要,安排特教学校和普通学校的教师开展送教上门等个别化教育服务。市教委承诺,从2007年起将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确保每年出现的新的残障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