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的某一天,重庆南岸。一个圆脸小伙走进了南岸供电局继电保护班,眉宇间透露出青春的张扬与活力。可是,电力技校毕业、专业不对口、没有实践经验,黄雪昀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找来技术书籍早晚用功,利用业余时间上学,工作时虚心向老师傅和同事们请教……时光倏忽而逝,如今,刚满30的黄雪昀已经是重庆电力公司“技术能手”、“继电保护先进个人”,2006和2007连续两年被评选为南岸供电局“技能型专家”,成长为一名杰出的青年技术骨干。他的脸上再也不见毛头小伙的羞涩,自信一如当年,只是多了一份从容与淡定,多了一份共产党员的责任。
流出的汗水多过雨水
7月17日,百年不遇的特大雷暴雨袭击山城,洪水无情地冲向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南岸电网遭遇重创。南岸局220千伏金家岩变电站,总路#901、#902开关同时跳闸,保护动作误判断母线失压。黄雪昀到达现场后,迅速检查、试验,结合周围环境和丰富经验,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电网遭受猛烈雷击,10千伏Ⅰ段、Ⅱ段母线PT形成谐振,造成其一次保险瞬间全部熔断,10千伏Ⅰ段、Ⅱ段二次电压消失。而10千伏I-III段、II-IV段备自投装置均为旧式电磁型保护,无有流闭锁功能,故误判断为10千府I段、II段母线失压。有了他的正确判断,让迫在眉睫的故障处理事半功倍。
18日,黄雪昀仅休息了几个小时,便揉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带着年轻妻子的嘱托又投入到事故处理中。桥口坝主变液晶故障、走马羊高频故障、长生控制回路断线故障、弹子石122PT断线故障……不分昼夜,马不停蹄。谈起当时的情景,黄雪昀说:"暴雨是115年难遇,那天的工作强度也算是自继保班成立以来的最高记录了。身上流出的汗水多过雨水。"
共产党员应该冲在最前沿
只要一接到事故抢修的电话,不管是假日还是午夜,黄雪昀总是第一个赶回班组准备工具设备,召集人手组织抢修。他同时放弃的,是和朋友们的亲密聚会,沉睡的好梦和与家人共度的周末。有段时间继保班因人员调动人手不足,作为副班长的他主动挑起了完成检修、抢险任务和培训新人的重任,他累得开始掉发。母亲心疼他,偶尔埋怨儿子不要太拼命,身体要紧。黄雪昀没有抱怨,却很欣然地说:"领导把任务交给我,是对我工作能力的信任和肯定。繁重的工作可以磨炼我,我现在的心态也越来越平和。"
2006年5月27日,在成都学习的黄雪昀接到220千伏走马羊变电站发生直流接地故障的事故通知,立刻赶了回来,排查后将问题集中到220千伏母差失灵保护装置处。母差失灵保护是变电站主保护之一,连接着母线上所有开关的跳闸线,一旦动作瞬间就会导致变电站全站失电。黄雪昀很清楚自己担负的风险--一个微小的失误就可能导致重大电网事故。 "共产党员永不言弃!"危机面前,他没有退缩,果断指挥,采取临时措施,仔细排查接地点。十几个小时后,当黄雪昀和同事们更换完受损电缆,待保护正常投运后回到家时,已是次日清晨。
2007年4月18日子夜,罕见的大风冰雹天气突袭南岸电网,多个变电站设备发生故障。身为青年突击队变电分队长的黄雪昀带领着队员们整夜奔波在各个事故现场,当晚共处理保护故障2起、PT故障1起、直流接地故障1起,以实际行动为党旗添辉。黄雪昀总是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危急时刻就该冲在最前面!"
2007年,黄雪昀被评为南岸供电局"优秀共产党员"。他自己知道,荣誉的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
勤动脑手不断创新
2003年,初出茅庐的黄雪昀刚担任35千伏五步变电站改造的工作负责人,就遇到了难题——部分运行设备因中央信号屏的拆除无法发出跳闸或异常信号,可能导致运行人员因不知情而对用户误停电。黄雪昀琢磨搭建一套临时中央信号装置来解决。很快,由他设计、动手组装的一套简易中央信号装置诞生,并在改造施工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随后李家沱、黄桷垭、丹桂等变电站的改造中,都成功用它解决了临时发出中央信号的问题。这个看似简陋的装置被当成继保班的一个"宝贝"沿用至今。
2005年,重庆公司决定将220千伏鸡冠石变电站不稳定的DLP保护更换为RCS保护。黄雪昀发现,DLP保护安装时就比较混乱,仅有几份资料与实际相符,且整套设备中保护设备、同期设备、测距装置、配套操作箱来自不同的国家,而公司要求1周内全部完工,更要保证绝对安全。如果采用传统施工顺序,一周内绝不可能完成。黄雪昀到现场连续查勘了三天,把原设备里里外外摸了个透彻,创造性地提出利用空余屏位先安装、调试新屏,把准备工作提前到停电前实施,只留下尽可能少的任务在停电时完成。他亲自制订出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停电计划,原本纷繁复杂的更换一下子变得清晰有序,只花了5天时间便恢复了线路运行。
在多年的实践中,黄雪昀探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施工管理方法,既保障了工程质量,又缩短了停电时间,为南岸局供电质量的提高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技术能力也渐渐传开了。金家岩站一位刚来不久的值班员向另一位老员工打听:"继保班这位负责处理事故的是谁呀?""什么?你不认识他?记住,他叫黄雪昀,以后可要向他好好学啊!"
图纸电子化显身手
图纸资料永远是继电保护工作的"命脉",没有准确无误的资料,就无法正确使用设备,更谈不上维护抢修。长期以来,二次图纸资料的收集整理都采用传统的手绘蓝图、纸质保存方式,修改不便,极易污损和丢失。
2005年,黄雪昀开始负责南岸供电局的"二次图纸电子化"工程。面对堆成小山似的图纸,旁人连看了都觉头疼,但他坚持了下来,只为了心中的热忱和肩负的党员责任。他自学了AutoCAD绘图技术,带领班员挨个跑变电站,一张一张收集整理图纸,一条线一个字母地和实际设备核对后再描画出来;对别人画的图纸,他细致核对,尽可能减少错误。他深知,图纸的细微之差,可以引起误跳开关造成事故。2006年,南岸供电局二次图纸电子化资料库终于建立,该数据库有近8000张电子化图纸,全是标准的AutoCAD格式,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重庆公司各个供电局中首屈一指。这个凝结了黄雪昀无数心血的图纸数据库正式启用后,好评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