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企业之窗 >> 企业风程 >> 正文

航天二院院长谢良贵:持续创新是航天企业发展根本
转自: 时间:2007年08月03日09:08

近日,国防科工委召开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座谈会。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由于近年来坚持自主创新,取得一系列成绩而入选《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宣传优秀典型名录》。为了解二院的创新步伐、创新思维,笔者近日走访了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二院院长谢良贵。
  二院发展史熔铸创新
  谢良贵首先介绍了创新在二院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国家防御技术研究院,二院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代防空导弹、潜射固体战略导弹和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等十多个武器系统的研制,特别是在国内率先突破第三代防空导弹技术。近50年来,航天二院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院之初到文革前。这一时期,在国际封锁,国内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二院成功仿制了第一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填补了我国防空导弹的空白。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这一时期,二院利用防空导弹技术和控制技术优势,走出了完全仿制阶段,开始进入局部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阶段。第三次是“十五”以来。这一时期是二院防空导弹发展的重要时期,先后完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为后续系列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纵观上述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在二院发展的历程中起着主导作用,集中体现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个主要方面。
  新时期二院面临新机遇
  谢良贵引用了十六大报告中的语句来阐明创新:创新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就二院而言,新的战略机遇期需要创新,也为创新创造了条件。同时二院也急需用创新来解决发展和前进中的问题。
  目前,二院正处在第三次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而且新的发展阶段才刚刚起步。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二院初步形成了军、民、外贸“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并且民用产业和外贸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正在逐步提高。二院正在全面开展新一代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批生产能力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型号后续发展也有了明确的规划。二院的民用产业逐步形成了规模经营,所拥有的上市公司不仅可以成为民用产业发展的龙头,而且也是实现军民互动发展的重要纽带。由于二院拥有了更多的产品,外贸前景更加广阔。二院正全面开展统筹建设,科研区、生产区、试验区的建设正逐步展开,生活区和商贸区的建设也已列入议事日程。统筹建设不仅会极大地改善二院的科研、生产基础条件,也会改善二院地区的生活环境,促进二院的和谐发展。
  创新引领二院未来
  谢良贵指出,二院对未来发展作出了新的部署:一是要确立二院新的战略地位,防空导弹的研制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人均销售收入处于国内军工单位领先水平;二是要实现二院“大整合、大发展,新结构、新二院”的战略部署,通过思想、文化和资源的整合促进发展,形成二院新结构,建设新二院。
  二院的发展史是一部创新史,要实现两大战略目标,更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来引领我们的工作。创新的重点是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这三方面的创新存在有机的联系,缺一不可。
  首先,要建设和谐的、奋发有为的二院文化。
  文化是一个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50年的发展形成了二院独特的文化。二院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分为三个过程:梳理、建立和推行。梳理是对已有文化总结并加以甄别,建立是继承已有文化的优秀部分,与时俱进地赋予新的优秀的内涵,推行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的过程,通过引导提高职工的认可度。
  其次,要构筑科技创新体系。
  要加强科研攻关,突破核心技术,拥有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构建二院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的目的是促进型号的发展,不断提高型号的性能和研制水平。二院型号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按照系列化发展的原则,走完善、提高和跨越发展并举的路子。二院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基本型已基本形成,掌握了第三代防空导弹的研制技术,为后续系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完善提高现有型号性能的同时,已全面开始了新一代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正在探索高新技术的发展方向。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要紧密围绕型号发展的总体思路来进行。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除了制度保障外,关键是要抓好人才队伍和核心专业的建设。为了提高全员素质及培养高水平人才,二院正在推进“全员素质工程”和“核心人才工程”建设。针对核心专业优势地位不巩固的问题,二院确定了要重点扶持的“一个核心单位、三个骨干所和七个核心专业”。
  最后,要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做强、做大企业。
  要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航天事业发展规律的科研生产体制。二院的大发展要从体制上得到突破,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工作要围绕做强、做大企业这个核心来做。
  针对二院在自主创新征途上存在的问题,谢良贵指出,长期以来,二院军民两大部分的资源相对分散,分散的资源规模不大,难以形成规模化效应和整体竞争实力。因此,需要从科研、生产和民用产业三个方面对资源加以整合。
展望未来,谢良贵满怀信心地说,我国防空导弹事业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是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不断攀登的结果。今年是航天二院建院50周年。在新形势下,这种创新精神应该不断继承和发扬,从而为航天事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编辑:银红丽)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