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接到比赛的通知,魏本郡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她说:“自己的工作是煤质化验,几年前只是参加过一次规模不大的水汽化验比赛,对于自己大赛经验的不足心里不由得产生了几分胆怯,但一想到厂里既然安排我去了,我就要担负起这份责任来。我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绝不能给厂里丢脸。”
在赛前准备的这两个月的时间,她没有休息过一天,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她说:“现在我坐在这里可以轻松地谈谈赛前的那段时光,但当时的学习情况的确非常艰苦,我天天在各类有关比赛的书海里苦苦求索——《燃料技术问答》和《煤化验标准汇编》两本书我能背诵下来。”
她之所以能一心一意、心无挂碍地去学,主要有一个好婆婆。她老公教学工作繁忙,也无暇顾及孩子,在她学习期间,婆婆不顾年老体衰、耐心周到地照顾着她只有两岁的孩子。孩子生病时,婆婆也不让她分心,自己带着孩子到医院打针买药。她说:“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听到婆婆在给公公通电话,从她口气里知道,家里有事让她回去,打着打着电话,她转过脸问我‘还要加班学习吗?”我点点头说‘是’,我问:“家里有事吗?”婆婆赶忙把电话挂了,嘴里不停地说:“没事、没事……”魏本郡说,她知道婆婆为了能够让她安心学习才故意这么说的,在婆婆眼里任何事情和大赛相比都不重要。谈到这里,笔者看到她地眼里闪着感动的点点泪光。亲情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当一个战士有着坚强的后方给她提供给养,那么她冲锋陷阵的勇气就会倍增,她所爆发的力量就会无坚不摧。
因为魏本郡的小孩都是她婆婆抱着,慢慢地竟忘记了世界上最富有感情的两个字“妈妈”,有好几次,她忙里偷闲地抱会孩子,孩子竟奶声奶气地喊她“奶奶”,每次听到孩子喊她奶奶的时候,她的内心就会涌出又疼又怜的酸楚来,她多想和孩子多呆一会,和别人的家庭一样,抱着孩子到草地上跑跑,到亲戚家转转,但她不能,她知道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她说,“我不能辜负厂领导的期望和同事们的付出。”她所在的班组同事主动承担起了她的工作,让她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她满怀感激地说出了自己的内心话:“我有时感觉内心的压力比当年的高考还大上几分——高考没考上只是影响自己一个人的事情,但这次我考砸了,我会感觉对不起很多人,这里面包括我的婆婆、我的家人、我的同事和许许多多关心我的领导……”她感觉她的背后有无数双期待和鼓励的眼神在催她奋进,每当她疲倦不堪时,这些期待和鼓励的眼神会让她再次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无论是炎炎酷暑,还是刮风下雨,都不能阻挡她学习的脚步,用她的话说:有了目标的人,脚步走起来也有劲。
赛场之上露“绝活”
在赛前准备阶段,为了能够让他们安心学习,免于外界的打扰,在厂领导的安排下,专门在燃料公司安排了一间房子专供他们参加比赛的三个人学习。学习期间,魏本郡和其余二人在一起对比赛的题目进行商榷时就有预感:此次比赛试题的标准肯定非同一般,仅仅知道一些比赛常识是不可能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的。所以她就在理论上举一反三地深入探究问题的根源,并经常打电话向山东省煤检中心的专家和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的老师们恳切地请教,通过与他们推心置腹地交谈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了比赛的有关知识。每次给他们谈完,她的胸中就会涌荡着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慨。她说:“听他们的指点迷津,使我的内心豁然开朗,心里踏实了许多。”从这次考题来看,没有出乎所料——都是一些较有难度和高度的问题,她的所学也全部派上了用场。
她在素日里练习实际操作时,不惜费力流汗。在实际操作中,称试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为了能练成“一勺准”的功夫,她在自己的家里用塑料勺子把盐一勺一勺地往一次性杯子里舀,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在千百次不间断地循环往复的操作种,她悟出了一个道理: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慢慢地,她在把握勺子的分量上有了随心所欲的感觉,数天后,她基本上做到了“一勺准”。赛场是最好的“试金石”,她在气氛十分紧张实际操作现场,她的“一勺准”赢得了裁判对她最好的印象分,有一个中年裁判赛后很有感慨地地对她说:“你的操作简直无可挑剔!”
后来,她就用这种勤学苦练在实际操作“装点火丝”上有了自己独到的技能。她介绍说,坩埚里放上煤样,然后用一根10厘米长、10毫克重的镍铬线丝作为点火线去点燃,她能一次不偏不倚、不轻不重、不浅不深地把镍铬线放在煤样恰如其分的点上——刚刚接触,又不至于有弹性的点火线将煤样弹出。
在实际操作的最后一项就是煤样的全硫测定,在这一关中,为使煤样能够完全燃烧,必须在煤样的表面撒上一层化学催化剂三氧化二钨,至于撒多少才最合适,没有经验和书籍可以借鉴,全凭她一味地摸索,她告诉记者:当她来回试验上百次之后,才渐渐发现所撒三氧化二钨占80%的煤样表面面积最有利于煤样的充分燃烧。在测硫比赛中她赢得了满场的最高分——100分。
从魏本郡富有条理的谈话中可以得知:她是一个心细如发的人。也许生活中的她不喜欢斤斤计较,但对比赛的准备上,她是不敢有半点纰漏和马虎的,十分较真。在比赛时,她唯恐大赛所选取的煤样是难燃的无烟煤,到了赛区,她专门托人找了一块石棉拿回了住处,她告诉记者:“遇到难燃的无烟煤,她可以将石棉垫在煤样底层,有利于燃烧,使测得的各种数据精确。”在比赛时,她的石棉果然派上了用场,这正应了一句古话:“苍天不负有心人。”
梅花香自苦寒来
由于十里泉电厂的参赛选手在准备大赛阶段下了苦功,最终在华电集团公司所属的58家发电企业近200名选手参赛中脱颖而出,一举荣获团体第二名的辉煌战绩,魏本郡和她的两名参赛伙伴赵作为和潘庆信分别荣获化验专业、采制样专业个人金奖和采制样专业个人银奖。同时,她和赵作为被集团公司授予“中国华电技术能手”称号。当笔者问她获奖后第一个想告诉谁时,她说:“我就想告诉婆婆一声‘你的操心没白费,我谢谢你。’”
谈到谢谢,她坦诚告诉笔者:“不是我在这里说冠冕堂皇的话,我非常感谢厂各级领导给我们这次大赛大开“绿灯”,给了我们充裕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如果没有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不会取得好的成绩。另外,我厂的全员培训也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技能,为我们成绩的取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记者问她“获得金奖后对未来有何打算”时,她淡淡一笑说:“也没什么打算,就想把工作一步步干好。” 笔者最近获悉魏本郡已从十里泉电厂化学分场煤化验班副班长走上了燃料公司供应部专工的一个崭新的工作岗位,正所谓“天道酬勤”,祝愿这位朴实无华、扎实能干的“巾帼英雄”在自己未来的岗位上一路走好、取得更大的成功! (韩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