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电力知识 >> 脱硫技术 >> 正文

普京“能源之旅”意味何在
转自: 时间:2007年08月09日09:01

5月11日至13日,波兰、乌克兰、立陶宛、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五国在波兰首都华沙召开非正式能源峰会,试图绕开俄罗斯修建通往欧洲的能源管道。几乎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从5月10日起,对中亚能源大国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正式访问。

    中亚地区在全球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自然资源也非常丰富。中亚-里海地区被称为世界“21世纪的能源基地”,中亚各国掌握着全球5%的能源资源。长期以来,俄罗斯一直面临着来自美国和西欧在中亚争夺能源的挑战。美国和西欧多次劝说哈、土等中亚国家,摆脱过于依赖通过俄罗斯输出能源的被动局面,寻求从中亚建设能够绕开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据悉,欧盟也准备花费重金在中亚寻求“突破”,包括建设绕开俄罗斯、从中亚通过里海海底直达欧洲的新天然气管道。

    正是在欧美的大力支持下,波兰和乌克兰等国积极怂恿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等一些在能源输出或供应上受制于俄的国家,在波兰首都召开上述“能源峰会”,中心议题就是在能源输出和供应方面如何摆脱俄罗斯的控制。

    因此,普京此时出访中亚,无疑是对波兰等五国“能源峰会”的回应。有分析家称,普京总统本次访问中亚,意在巩固以俄为主的能源同盟,是一次名副其实的“能源之旅”,再次显示出俄罗斯“能源外交牌”的威力。

    普京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俄哈签署了有关共同建立全球首个国际铀浓缩中心的政府间协议。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明确表示,在能源出口方面,哈将优先考虑过境俄罗斯的能源输出方案。这表明,哈萨克斯坦承诺将俄罗斯作为主要石油中转通道,以此为中亚石油通向欧洲的新通道。

    在访问土库曼斯坦期间,普京与哈土两国元首在土库曼巴什市举行峰会,就能源问题进行了重点磋商。普京与土总统会谈后强调,能源问题是俄土两国合作的关键领域,俄十分重视发展与土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在此次峰会上,俄罗斯还得到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同意,可以对现有的自中亚通向俄罗斯的“中亚-中央”天然气管道进行更新改造,并铺设新的沿里海天然气管线,从而形成中亚地区规模最大的天然气输送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将为上述项目投资,还将为开发土库曼斯坦里海大陆架的天然气资源投资。随着新管道的建成,俄罗斯又将打通一条中亚能源通向欧洲的新通道。

    除了在天然气上的合作,普京在原油运输上也赢得了先机。普京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达成一致,将目前从哈萨克斯坦吉兹油田运出石油的管道,延长至俄罗斯黑海港口新罗西斯克港。另外,俄罗斯还同意哈萨克斯坦分享一条由俄罗斯控制的石油管道。

    种种迹象显示,普京中亚“能源之旅”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有媒体评论称,这是俄罗斯在该地区能源控制权争夺战中取得的又一胜利,使俄罗斯再一次确定了欧洲能源出口大国的地位。

    不过,面对俄罗斯的挑战,美国等西方国家不会善罢甘休,中亚能源之争不会就此停止。其实,哈土两国虽然与俄开始了实质性的合作,但他们也在积极寻求与美国和西欧等国家的合作。在与普京的会谈中,哈土两国总统都不失时机地公开声明,将坚持能源输出多元化的方针,不会放弃与美国和西欧等国家在能源方面的合作方案。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亚能源还将是各方激烈争夺的目标。

(编辑:林言玉)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