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电力知识 >> 脱硫技术 >> 正文

江苏燃煤机组脱硫减排实时监管取得显著成效
转自: 时间:2007年09月11日09:29

     为加强电力行业环保监管,提高脱硫装置投运率和脱硫效率,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完成江苏省“十一五”减排任务,根据国家和江苏省政府节能减排的要求,南京电监办勇于创新,积极开拓,在2006年底组织各方力量开始研发“燃煤机组烟气脱硫实时监控及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相应的配套考核办法和管理规定,经过半年多的研发、安装、调试和模拟运行,被称为发电机组环保监管“千里眼”的在线实时监控系统于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正式运行。脱硫实时监控及信息管理系统运行一个月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脱硫设施投运率大幅度提高,脱硫效率大幅度上升,二氧化硫排放量显著下降。

    1、脱硫系统的投运率大幅度提高。经统计,2006年全省发电企业脱硫设施投运率为60.7%,2007年1-5月份投运率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很低,不到70%。随着电厂安装的脱硫在线监控系统陆续投入试运行,6月份投运率达到77%,7月份开始实施考核后,脱硫系统的投运率达到97%以上,比2006年提高三十七个百分点,比今年上半年提高二十多个百分点,脱硫设施的运行情况明显好转。

    2、脱硫效率明显提高。经统计,2006年全省发电企业的脱硫效率大约在52%左右。2007年1-5月份约在60%左右,6月份达到82%,7月份达到93%以上。脱硫在线监控系统的运行,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脱硫效率偏低的问题。

    3、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幅下降。从排放浓度看,据统计,2006年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达到952.24mg/立方米,折算成二氧化硫月排放量约4.6万吨,2007年1-5月份排放浓度平均下降到700 mg/立方米,折算成二氧化硫月排放量为3.4万吨,6月份下降到635 mg/立方米,折算成二氧化硫月排放量为3.08万吨,7月份由于脱硫在线监控系统运行后,发电企业的排放浓度大幅度下降,只有181 mg/立方米,折算成二氧化硫月排放量只有0.95万吨。7月份全省脱硫机组考核电量为147.4亿度,6月份为123.24亿度,在发电量同比增长19.6%的情况下,7月份全省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却比上月下降了69%。二氧化硫减排效果明显。据了解,今年下达给江苏发电企业二氧化硫月排放量指标为2.15万吨,根据上半年月排放量测算,如果不实行在线监控,这项指标很难完成。由于安装了在线实时监控,发电企业二氧化硫的排放目标一定能完成。

    通过7月份江苏燃煤机组脱硫设施的主要运行指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燃煤机组烟气脱硫实时监控及信息管理系统”这个发电机组环保监管“千里眼”的帮助下,江苏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国家电监会尤权主席的批示要求,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完善“燃煤机组烟气脱硫实时监控及信息管理系统”及与之配套的管理办法,并根据《江苏统调燃煤机组烟气脱硫装置运行监管考核办法(试行)》对全省脱硫机组进行严格考核,及时公布脱硫机组的投运率、脱硫效率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以激励发电企业更好的做好脱硫工作;二是到今年年底前完成其余1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在线监控的联网工作,将所有统调机组的脱硫排放均纳入监管范围。


(编辑:龚建英)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