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齐齐哈尔9月27日电 齐齐哈尔大学教学评建系列报道之校园文化篇——建设高雅校园文化 构筑育人精神家园
一所大学最本质的特色是文化特色。齐齐哈尔大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铸就了以“养正毓德 精存自生”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形成了魅力独具的文化特色。特别是近年来,齐大创办艺术学院,组建交响乐团,弘扬高雅艺术,传播先进文化,将文化理念深深地根植于北疆沃土,在推动文化鹤城建设等方面贡献非凡,充分发挥了大学文化辐射源的功能。
艰苦奋斗铸本色 环湖大学靓鹤城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1996年以来,齐大人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学校的发展建设上。199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筹措2800万元动迁费,与传染病院等相邻单位陆续达成置换动迁协议,着力投资进行了沿湖改造,使几代齐大人的“环湖大学”梦想成为现实。如诗似画的齐大沿湖建筑群,宛若绚丽多彩的交响音符翔动在这美轮美奂的湖光水色之间。楼宇倚湖,馆舍陈岸,错落有致,独具韵味,体现着大学的丰厚文化底蕴与时代气息。无论是莅临学校视察的各级领导,还是来校参观、考察的外国嘉宾、校际友人以及广大群众,都深切感受到了齐大与众不同的文化精神。沿湖建筑群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魅力鹤城十佳标志性建筑”称号。
人本设计铸风范 和谐校园育俊才
规矩约束,始成方圆。学校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奖励机制、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
学校在具有强制性的制度的建设上渗入具有自觉性的文化因素,使制度的每一条每一款都充满着文化的细胞和血液,做到规范而不死板,约束而不压抑,放手而不放任,使制度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学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柔性培养计划,进一步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和创新学分,使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营造了学生个性设计、自主成长、自我发展的良好育人机制。
养正毓德铸人格 精存自生谱华章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一所大学要有自己的精神支柱,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精神风貌。齐大人在55载办学历史实践积淀的基础上,从《易经》与《管子》两部经典中择取先贤雅言,凝炼了“养正毓德、精存自生”的校训,已成为这所大学的灵魂,融入到入学教育、日常培养、毕业教育的各个培养环节,贯穿了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以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激励着齐大人继往开来。
大学的品位与魅力不仅仅表现在高楼馆宇,更在于它的文化、历史和亲和力。校徽、校歌、校标等“文化符号”是校园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它们从不同侧面对学校的文化内涵进行了高度浓缩和诠释。
环境和氛围可以导致同化的力量。学生在学校里不仅要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感受一种文化熏陶,这其中包括大学的学术氛围,教师的治教态度和方法,高雅的校园文化等等。1998年,在唱江华校长的积极倡导与亲身示范下,以“坚持业余、坚持奉献”为理念的双管标准建制交响乐团和教师合唱团组建了。每年新生入学和重要纪念日,举办音乐会,使学生从入校到毕业始终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2006年受教育部委派,交响乐团参加全国高校“高雅艺术进校园”巡回演出,得到省教育厅的特别嘉奖。
校园文化就像是周遭的空气,能够潜移默化地融入身体和灵魂,师生在耳濡目染之中,无形地也感染了这样的气质和文化品格。齐大校友、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马克平说:“我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和母校的培养教育是分不开的,是母校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和做事。”齐大毕业生、大庆石油管理局1205钻井队副队长赵明涛说:“母校的培养和教育,特别是在理想信念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做得特别好,使我参加工作后受益很大。”12.6万齐大毕业生正将母校的文化精神在九州传承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