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电力资讯 >> 新闻快讯 >> 正文

苍茫西北写人生
转自: 时间:2007年09月30日08:40

记者手记

“挺拔”的白杨

苟慧智


     那还是8月28日上午,在移民村隆康小学。教室窗明几净。女老师让同学们用"挺拔"一词造。"刷"地一声手臂林立。一名女同学说:路两旁长着许多挺拔的白杨。一名男同学站起来:我家后面长着一棵挺拔的白杨。怎么都是白杨?记者正纳闷,只听见又一女孩的声音:黄河岸边有许多挺拔的白杨。
  离开隆康小学,"挺拔的白杨"不时在脑海出现。是不是孩子们词汇贫乏?终于,同行者提醒:因为他们整日所见就是白杨。
  白杨?是的,高大,挺拔,郁郁葱葱。一路走来,不是见到了许多?它们因其固有的特质,既耐旱,又耐寒,扎根在河湟谷地,遮荫蔽日,固土防沙。它们直插云霄,敢与天斗;它们根植黄土,守护家园。它们,不正像黄河水电人?勇敢,坚毅,忍耐,善于生活,又善于创造。
  一直欲寻找一个物象代表黄河水电人的我,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挺拔的白杨!


苍茫西北写人生

本网记者 苟慧智 王杰民 汪波

    “我们是黄河水电人,黄河上游建奇功,开山筑坝造平湖,滚滚急流变电能。我们是黄河水电人,苍茫西北写人生,求真务实促和谐,科学发展唱文明……”
  这首歌名为《我们是黄河水电人》,词作者白茂名曾先后参与龙羊峡、李家峡等水电站的建设,如今正奋战在黄河上游的最大电站---拉西瓦。大半辈子都献给了黄河水电事业的他,出于对黄河水电的感情,创作了多首反映水电人生活的歌曲。
  “苍茫西北写人生”,不仅是白茂名本人的感受,更是黄河水电人历史和现实的写照。不过,他们写的何止人生,更是辉煌的事业、瑰丽的篇章。

水电勘测。


一位企业舵手:三次印象

    夏忠,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自1982年起,他就奋战奔波在黄河流域,最终成为以开发黄河为己任的大型企业的掌舵者。
  记者与夏忠幸有三次见面机会,虽然时间都较短暂,然而印象深刻,可用三个关键词描述。
  勤勉:2004年4月,因为采访公伯峡水电站安全文明施工,记者首次见到夏忠。下午见到他时,第一印象竟是疲惫!他坐在窗前,几乎没有站起来。眼睛直直的,给记者说话时小声小气,全然没有所谓的企业家风范。后来记者得知,他已经谈了一天工作,虽然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但一天的高强度脑力劳动谁也受不了啊。参加工作不久的记者感慨:当领导竟然这么劳累。不过,谈话的内容还是非常清晰,也正是那次,记者对黄河水电有了初步了解。
  好学:2005年8月,高层云集的中国电力论坛。一次分会场会议上,记者看到熟悉的身影,走过去一看,竟然是夏忠。他也认出了记者,热情地打招呼。记者问他怎么过来,因为会议并没有安排水电内容,也没有他的演讲。“哈哈。过来学习学习,机会难得。”这句话让记者知道,专程从西北赶过来的他,有着一个怎样开放的心态、学习的意识。
  后来得知,充电的习惯一直伴随着夏忠。他的简历显示:1993年10~12月,清华大学项目经理班学习;1995年10月~1996年1月,中央党校“中直机关分校”学习;1998年10月~2002年3月,西安理工大学工学硕士研究生;2006年2月~2007年2月,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班学习。现在西安理工大学就读博士……
  气度:今年7月13日,夏忠就水电开发有关问题接受记者专访。记者真正领略了这位企业家的风范。从黄河水电公司的多元战略,到水电移民、环保等问题;从流域经济,到水电人精神---夏忠旁征博引,如数家珍,简直是在上一堂生动的水电科普课。而他对于移民环保问题的理性判断,关于水电对社会贡献的客观评价,更让人振奋。企业家的眼光,企业家的忧患,企业家的矢志不渝,皆在其中。
  记者所看到的,只是这位企业掌舵者的侧面。作为在水电领域有着重要地位的专家,夏忠显然是丰富的、多元的、立体的。而记者更感到,他是一位勤勉、谦逊的人,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讷于言而敏于行”。
  偶然听到的一个20年前的故事,证明了记者的判断,也颇让人意外:1988年,26岁的夏忠,担任水电四局陕西泾惠渠渠首溢流坝工程项目经理,以惊人胆识签下责任状,率先实行项目经理承包负责制,并如期优质地完成任务,捧回陕西水利厅颁发的质量优异奖杯,成为当时水电四局走向市场实现项目赢利的第一人。
  时光倒流至1982年,一位年仅20岁、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的学子,来到海拔2600多米的龙羊峡水电站建设工地,成为中国水电四局的一名工程技术员。艰苦的环境,寂寞的生活,富于挑战的事业,都在考验着他……

120余位忠魂:龙羊不老
 

   “电站是会老的,年轻的龙羊人是会老的。但是,年轻的龙羊人的精神是永远不会老的,如同黄河不老,大地不老!”
  从龙羊峡水电站走出的中电投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石成梁,多年后,曾这样表达对“龙羊精神”的深情。
  即使走遍黄河上游的水电站,如果不到龙羊峡,就将是大大的缺憾;如果来到了龙羊峡,就不得不怀具拜谒的心灵。


  此山此水,见证了上个世纪70年代末后13年间建设者的坚忍不拔与英雄气概;此坝此库,见证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后20年间水电人的矢志不渝与铮铮铁骨。
  120余位建设者的忠魂,永远守候着龙羊峡。
  1979年筹建后,在长达13年的工程建设中,15000多名建设者,身居高山峡谷与不毛之地,垦荒建房,铺路架桥,削山凿石,开洞筑坝,修建厂房,安装机组,征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开挖土石方346万立方米,浇筑混凝土316万立方米,金属安装16200万吨。
  一方方石料,一吨吨钢铁,都有建设者的血汗。而其中,更有120余位建设者为此献出生命。
  在《龙羊峡志》里,能看到一串一串名字,却再也找不到他们的身影。他们,长眠在龙羊峡一个叫作葫芦峪的地方。
  “他们中有风华正茂的小伙子,有不到一岁孩子的母亲,有铁脊如山的父亲,也有儿孙满堂的爷爷;有工人、农民、技术人员、武警战士,也有领导干部。”所有龙羊人,都不会忘却那段历史。
  今年9月17日,是龙羊峡投产发电20周年的日子。座谈会上,人们都发出无限感慨:我们不能忘记为电站牺牲的人们,要经常去看看他们,让他们含笑九泉。
  为电站作出牺牲的,有更多龙羊人。几十年来,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克服物质条件的艰苦和精神生活的枯燥,不但在这里坚守下来,而且将根深深地植入峡谷。他们像守卫生命一样守卫着大坝,守卫着机组。


  先人回眸应笑慰。龙羊峡水电站投产发电以来,已累计发电804.47亿千瓦时,创产值61.22亿元。在电站建设生产运行多年中形成的“龙羊精神”,更成为我国水电人永恒的财富。
  到黄河上游水电站采访,在哪里都能碰到龙羊人,在哪里都能听到龙羊人的故事。这恐怕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龙羊精神”的辐射力。如果我不到龙羊峡采访,如果我不写下龙羊人的奉献,也许所有黄河水电人都会质疑,也许黄河水也会掀起怒浪。
  龙羊峡到底有多苦?他们告诉我:海拔2700米,缺氧27%,年平均降雨量仅为310毫米,年平均6级以上大风80天;
  龙羊峡有“三个一样”---吃和不吃一样,睡和不睡一样,干和不干一样(即吃和不吃都不觉得肚子饿,睡和不睡都感觉头昏脑胀,干不干活都是身疲力乏);在龙羊峡生活就是一种奉献,在龙羊峡工作更是一种奉献!
  ……

几名建设者:一面之缘

    8月25日午饭后,记者在班多水电站前期工程建设工地进行“随机采访”。
    正是休息时间,一位“迷彩服”却已经在打磨钢筋。记者便趁机与他攀谈起来。

四名工人。汪波 摄


    “迷彩服”有一个很雅的名字:金书湘。他是武警水电二总队的三级士官。当兵已经12年了,建设过不少水电工地,来班多前在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工作。
  今年刚结婚,休了假就回来上班了。“这次是武警水电部队第一次进入黄河流域,大家都很珍惜,非扎下来不可。”他告诉记者,刚来还是有些不适应,毕竟缺氧,但很快就习惯了。
  记者又遇到医务室的张医生,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来到工地一个月,也经历了缺氧的煎熬。他要与伙伴们继续在黄河峡谷战斗。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团结”,这是对高原水电人精神的高度总结。如今的水电人,是否还具备这些特别的品质和精神?
  夏忠的回答是,由于水电工程特别是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决定了,缺氧的条件不会改善,自然条件没有更多变化,这就要求水电人必须继续发扬“五个特别”的精神。
  不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新理念、新设备、新技术、新模式等都为如今的水电人工作环境创造了更好条件,使得电站建设的速度、质量、安全大为提升。同时,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考虑,企业一直在最大限度为建设者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记者并没机会与水电人同吃同劳动,自然也难以体会“特别”的意味。不过,这组统计数字是特别的:在黄河上游水电站工作,人缺氧超过20%,机械效率下降30%左右。联系到自己因缺氧带来的不适,怎能不心生敬佩之情?
  大禹治水的传说家喻户晓,但不为人所知的是,大禹曾经“导河于积石”的地方,就是位于青甘交界处的积石峡。此地曾建禹王庙,如今还有大禹劈山导河的遗迹和禹王石。
  大禹的“改堵为疏”为人称道,而今人较大禹大有不同。不再强调人定胜天的水电人,既在与自然界进行着“周旋”,又在寻求着和谐相处之道。
  假以时日,或再越千年,当代水电人开发黄河的故事也会成为传说吧。


(编辑:龚建英)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