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晒工资”成了件时髦事儿。这些天,在各大高校的BBS上,不少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们都在晒工资,短短几个月,由网民们晒出的工资单已经高达170多万条。
“晒工资”中的“晒”,不是晒太阳里的晒字,有人考证,它是地道的洋货,即英语单词share的音译,意思是分享。将自己辛苦所得的“明细单”和网友们分享,互相了解一下薪资行情,本来也无可厚非。可是偏偏有大批网友看了别人的工资单后,心理开始不平衡了。看看论坛中的帖子,抱怨自己单位或行业收入太低、感慨“同人不同命”的,比比皆是。更有报载,“晒工资”引发了跳槽高峰,不少年轻人为了追求更高的工资,成了“冲动型跳槽”一族。
职场奋斗,比拼的是能力,讲究的是策略。不同行业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强度不一样,薪酬自然会存在差异。即便是同一个行业、同一家企业内,还会因为企业的经营状况、个人的岗位职责大相径庭,从而拉开收入差距。对于个人而言,重要的是有个清晰的职业定位与规划,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状况和能力水平,确定自己的求职目标,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并获得应有的回报。如果为了不切实际的高薪目标而盲目跳槽,存在很大的职业风险,往往会得不偿失。
在众多个体经济行为中,除了职场就业之外,个人要做的经济决策可谓不胜枚举,大到买房买车、投资理财,小至油盐酱醋、日常消费,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如今的“晒客”们要“晒工资”,还要“晒资产”、“晒股票”,“晒房子”……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当属那些炒房、炒股“一夜暴富”的传奇经历。看到一个个“平民变富翁”的神话,很多人不断后悔,“蛮好当初”如何如何,很多人开始抱怨,为什么故事的主人公不是自己。扭曲的心态下,或者偏听偏信盲目炒股,或者买房时一味贪大求全,导致种种不理性的投资消费行为。晒这晒那,如果走向极端,就会晒出不少弊端来。
换个角度看,“晒工资”之所以火爆异常,也是因为这些信息不能从公开渠道获得。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都有专业的组织机构来提供权威的年度岗位薪酬信息。以挪威为例,每年10月初,税务局还会将上年的每个人收入及缴税情况公之于世,只要知道姓名及地址就可以查知。目前在我国,这方面的基础信息建设还很欠缺,信息不对称导致了网上“晒客”盛行。可见,要建设好一个便民利民的服务型政府,还有很多事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