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数年“打造儒学校园”,我们对当今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几点感悟。 一、校园文化建设要开掘本校或本地的优势资源。一方面,就地取材,十分便捷,效益显著;另一方面,师生大多成长于斯、生活于斯,耳熟能详,易生共鸣。当然,对于这一资源的开发,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复制,而应积极寻找新的生长点 ,进行深加工,才能激发广大师生的盎然兴味。
二、校园文化建设要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校园文化建设,才有真正的生命力,才能找到理想的归宿。否则,一条腿走路,必将行而不远,成为学校的一个“花瓶”。
三、校园文化建设要师生共同参与。一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往往是少数校长的“拍脑袋事业”,曲高和寡,冷冷清清。只有让师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全员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才有活力,才有生命力,才能可持续发展。
四、校园文化建设要争取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社会的理解。学校是社会体系中的一部分,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另外,随着就业竞争的压力不断增大,现在的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已越来越理性,对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的关注已超越单纯的学科分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高度认同。
在世界日益全球化,地球村越来越小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本土文化的特色,强调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然而,在中国,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正逐渐弱化、边缘化!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神圣而迫切的使命。浙江省衢州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孔子后裔的第二故乡,与儒学有着特殊的渊源。数百年来,衢州浸润在南孔文化的遗泽之中。经过十分审慎的论证,我们选择了“传承南孔文化,打造儒学校园”为我校的特色校园文化。
无处不“孔”的校园氛围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居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我们从环境建设方面入手,努力创设一个无处不“孔”、无“孔”不入的南孔文化校园大环境,让师生在这浓郁的氛围中,将儒学精髓逐步内化为自觉的人文素养。早在上世纪末,三米多高的汉白玉孔子塑像便巍然屹立在如茵的草地上,引发师生的敬仰与思索;校园大道“仁爱路”旁的阅报栏中,“儒学校园”专栏不断向师生、家长报道“创建儒学校园”的新进展;教学楼的柱子上,孔子、孟子等儒学大师的语录牌随处可见;图书馆门厅,古色古香的“论语墙”牵引观者的缕缕幽思;每个教室的后墙上都悬挂着体现儒家思想的标语;《论语》小册子,每届学生人手一册;校园的众多观赏巨石上,“和而不同”、“闻道”等《论语》词句石刻直逼眼帘;向全校师生和校友征集以《论语》中的章句命名教学大楼、校园主干道、学生公寓的活动,再次掀起学习儒家文化的高潮;学生的所有练习本和教师记录教育心得的《教育随笔》中,每页都印有儒学大家的至理名言。
开发南孔文化校本课程
我校利用衢州南宗孔庙这一得天独厚的地方文化资源,在整合、充实、完善现行选修课、活动课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由语文、历史、政治等相关科目开设丰富多彩的儒学、南孔文化选修课,开展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如《论语》选读、南孔文化沙龙、南孔文化校园剧创作和表演、《论语》故事新编、《论语》漫画创作、衢州历史人物研究等。学校还编写出版了《南孔文化》校本教材,填补了南孔文化研究的空白。
儒家文化与学科教学结合
南孔文化的传承注重体悟,尤重过程,如能与学科教学和考试结合,则相得益彰、成效更佳。在我校语文学科的《论语》名言名句默写和作文、历史学科的儒家思想发展历程、政治学科以及政教处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考试中,都有相当部分的试题源自儒学文化知识。“读经班”的创办成效显著,吸引了众多学生的视线。
在学校举办的众多活动中,我们有意识地尽可能与儒家文化相契合。我校每年都进行“勤奋之星”和“孝敬之星”评比活动,先在校报、校园网、宣传橱窗进行宣传、发动,由班级、年级推选候选人,并公布其事迹材料,然后由各班学生投票决定最终结果,举行隆重的表彰大会,整个评比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弘扬儒家文化的教育活动。与之相类似的还有开展“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学校要求每位学生在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写一封“感恩信”,表达自己最真挚的感激之情,并将部分优秀信件在校报、校园网上刊登。每年的艺术周,学校还举行《论语》书画比赛、《论语》现场作文比赛、《论语》知识竞赛等活动。
创建“南孔翰林院”学习网站
我校是首批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现代教学设施十分先进齐全,进行了全员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2002年,学校初创“南孔翰林院”专题学习网站,为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儒家文化创设了一个互动平台,在全国开创了普通中学创建儒学网站的先河。至今,网站已历经四次改版。2006年9月,衢州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决定给“南孔翰林院”网站授牌,从财力、物力及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将“南孔翰林院”网站建设成为衢州市对外宣传南孔文化、“特色衢州”的窗口。
组建社团开辟“儒学大讲堂”
以南孔文化为主题的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研究儒家文化的积极性。然而,每周一节的校本课程周期太长,已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2003年,学校成立“南孔文化研究会”学生社团,定期举行各种活动,如参观南宗孔庙,举办南孔文化知识竞赛,邀请南孔文化研究专家,或本校对儒家文化有较深研究的教师设坛讲学,在校报及校团委主办的《启航报》上开辟南孔文化专栏,参与衢州南宗孔庙举办的各种庆典活动等。同时,还在我校颇具特色的“二中大讲堂”中开辟“儒学大讲堂”,至今已有近十位教师或外聘专家就儒学方面的主题开坛讲学,演绎传统文化的真谛,传承中华文明的薪火。如今,我们又将新课程改革与“儒学校园”结合,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衢州的“特色战略”,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构建和谐社会而不懈努力
(编辑:贺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