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我国核电大发展的一年,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被记录在这一年。
1、《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 》正式发布
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上报的《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 》,这是我国正式公布的第一个核电发展规划,实属众望所归。《规划》是指导我国核电建设的重要文件,对于实施核电自主化发展战略、合理安排核电建设项目、做好核电厂址的开发和储备、建立和完善核电安全运行和技术服务体系、配套落实核燃料循环和核能技术开发项目的保障条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在建的核电站已达8台机组790万千瓦
自1991年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一期并网发电以来,到2007年我国有6座核电站共11台机组906.8万千瓦先后投入商业运行,在建的核电站有岭澳二期、秦山二期扩 建和红沿河一期,共计8台机组790万千瓦。
3、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
5月22日,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成立大会。该公司是由国务院及部分国有企业(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国家核电公司是代表国家对外签约,受让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实施相关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我国核电技术品牌的主体,是实现第三代核电技术引进、工程建设和自主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和研发平台。
4、我国将引进美国西屋公司的AP1000先进核电技术
经过半年多的商务谈判后,7月24日,中国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与美国西屋联合体在京正式签署了第三代核电技术转让及核岛设备采购合同。将从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引进四台AP1000机组,转让的技术包括AP1000主泵技术、AP1000爆破阀技术、安全壳技术、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一体化封头技术,以及运行管理技术等核心技术。
我国此次引进的AP1000先进压水堆技术采用了独特的“非能动”安全系统设计。与以往的核电技术相比,新技术简化了系统设备数量,降低了发生核事故的概率,提高了核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第一台机组计划2013年底在浙江三门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营。这也将是世界上第一台使用AP1000核电技术的核电站。
我国引进西屋公司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的大致步骤是:第一步,外方为主,中方参与设计;第二步,以中方为主进行设计,外方提供技术咨询;第三步,设计和建造自主品牌的大型压水堆核电站。
在设备国产化方面,浙江三门、山东海阳两个核电自主化依托工程的设备国产化计划也已初步确定,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的国产化率分别为30%、50%、60%和70%,平均50%。从第五台机组开始,基本实现国产化。目前这两个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运行。
5、中法签订80亿欧元核电大单
据新华网报道,法国阿海珐集团11月26日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签订价值80亿欧元的协议,将为我国提供第三代核电技术。这是继美国西屋之后我国今年在第三代核电技术上引进的又一家外资公司。
根据协议,阿海珐集团将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合作建造两个新一代的欧洲压水核反应堆(EPR),并提供该反应堆运行所需的一切服务与原料。双方还将于近期组建合资企业,共同进行技术开发,两个EPR核反应堆将选址于广东省台山市。这项协议是法国核工业有史以来获得的最大一笔商业合同,法中两国在持久和有建设性的核能合作方面开辟了新纪元。
据介绍,阿海珐将向我国提供15年的铀原料供应。不过,阿海珐表示有能力为我国提供更长时间的铀原料。阿海珐和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还签署了一项协议,广东核电集团同意购买阿海珐旗下铀矿石公司35%的产量。
当天,法国电力集团也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签署合同,双方将合资建立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共同建设、运营广东台山核电站一期工程。
6、中俄核能合作新篇章
11月初,中俄总理第十二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指出,加强在核能领域的合作是双边经济合作的一个优先发展方向,对该领域合作取得的进展表示满意。两国将继续在建设田湾核电站二期和浓缩铀工厂方面开展合作,并采取措施落实中俄总理第十二次定期会晤期间签署的关于和平利用核能中期合作议定书。
中俄双方共签署了4个核能合作的文件,为中俄双方进一步深化和扩大核能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个核能合作的文件分别是:
1、《对1992年12月18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上合作建设用于原子动力的气体离心浓缩铀工厂协议〉的补充议定书》,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俄罗斯联邦原子能署关于和平利用核能中期合作议定书》。
3 、《中国原子能工业公司与俄罗斯技术工艺出口公司关于自俄引进铀浓缩四期项目框架协议》。
4、《江苏核电有限公司和俄罗斯原子能建设出口公司开展田湾二期合作原则协议》。目前签订建设田湾核电站三号、四号机组将与田湾核电站头两个机组一样,预计2009年开工。
(编辑:张丽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