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青青校园 >> 校园文化 >> 正文

改革:重庆推进中小学生减负 对考试进一步改革图
转自: 时间:2008年01月04日09:07

 

作业做不完

    元旦假期之后,中小学校开始准备期末考试,学生进入总复习,作业量陡然增加,学习负担加重。

    作业做到深夜

    昨天(3日),大渡口区一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家长李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儿子当天带回家的作业:语文同步练习册两页、数学同步练习册两页半、生字和拼音各抄写5页,英语虽没有书面作业,但要求学生在家长监督下背诵20分钟,由家长在家校联系册上签字交回。

    “平时八点多能做完作业,现在的课外时间基本上全埋进了作业堆。”李女士描述了儿子放学回家后的时间安排:学校4点半放学,回家已五点多。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做作业,一直做到7点吃晚饭。饭后稍稍休息又得赶作业,等他读完英语,已是晚上10点多了。

    中学生的作业量更大。南岸区陈女士的女儿在南坪步行街一所中学上初中二年级,进入期末复习之后,每天作业要做到晚上11点,几乎每门学科都有复习试卷。陈女士说:“在女儿班上,还有熬得更晚的孩子。”

 

    减负形同虚设

    这学期开学时,市教委强调小学一、二年级不准留书面家庭作业,并要求小学三至六年级的课外作业要控制在1个小时之内,初中学生不能超过1.5个小时。

    “我们的作业量都超标了。”记者昨日走访的几所学校,学生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说,他每天要完成语文、数学、英语3门作业,最快也要两个小时。

    采访中意外地发现,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认为,多做一点作业对学生只有好处,甚至还有家长为了让孩子在期末考试中考出好成绩,在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又请家教。

    家长万宏伟说:“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不让孩子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后考不上重点中学、考不上大学,谁来负责?”

    “学校尽可能地给学生减负,但一些家长并不领情。”人民小学校长丁继泉有点为难地说,有不少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做点作业、多考些分数,学校老师给孩子布置的家庭作业少了,还有家长来投诉说“不负责任”。

小学生书包重压弯腰

 

    坚决推进减负

    减负不只靠一纸禁令,少布置点作业能解决好,只有逐渐改变升学考试的内容和方式、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才能有力地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市教委主任彭智勇日前表示,如何给中小学生减负将是市教委今年的工作重点。

    他说,在升学考试中,将改革单纯以分数高低录取学生的评价模式,提高综合素质评价对升学的影响度,并对考试作进一步改革,例如增加开卷考试的内容、加大体育成绩在升学考试中所占的比重、对在思想道德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特别出色的学生予以保送等。

    教育行政部门还将要求学校降低期末考试难度,平时不准进行周考、月考等,减少学生的考试频率,不准公布学生的考试分数等,以此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


(编辑:孙小美)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