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独享寝室,女大学生刘月(化名)缴纳了4800元/年,相当于原本标准间4个人的住宿费。她的宿舍内冰箱、空调、电饭煲等家电齐备,装饰温馨精美,使人不知该用“学生宿舍”还是“宾馆套房”为这间屋子定名。(见10月9日《华西都市报》)
就在同一天,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发问:我们的大学是否也在追求失去灵魂的卓越?他说:“我最近在看《失去灵魂的卓越》,是哈佛大学的哈佛学院前任院长哈瑞·刘易斯对哈佛大学的批评——哈佛大学为了追求卓越的学术成就,重视研究生的教育,重视市场名利,轻视本科,轻视教学,轻视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他们忘了后者才是大学的灵魂。”
两则新闻联系在一起,使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当然,每年4800元的住宿费用并不算高,能够出得起这个价钱的家庭想必也不在少数。问题的关键是,大学校园不是自由竞价的菜市场,学生宿舍也不能待价而沽,择其高者而纳之。无差别教育是一种最基本的教育理念,集体授课、集体住宿就是这一理念的外在表现。以付出金钱的多少来区别对待,毫无疑问是对无差别教育的根本颠覆,如果掏钱赎买成为学校管理定势的话,从“包宿舍”一路走来,是否还会“包教室”,甚至“包老师”?
社会贫富差距客观存在,学生的经济条件也不尽相同,然而在集体教育的校园内,金钱不应该成为制造人与人隔阂的理由。大学教育本应增进各阶层的了解、促进和睦相处,而不是制造新的社会断裂。纵使贫困学生已经习惯于忍让退避,那些与世隔绝、划地而居的富家子弟,能否顺利融入今后的社会?更何况,每年4800元的费用委实不高,如果越来越多的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学校究竟应该如何应对?
冰箱空调进入学生宿舍也许算不得夸张,夸张的是学校竟然如此赤裸裸地以竞价方式网开一面。当富家子弟纷纷以生活习惯甚至个人好恶为由申请独居的时候,其对物质条件的依赖以及对集体生活的排斥显而易见,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甚至算得上是一种心理缺陷。大学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中转站,不仅要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去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富家子弟对新生活的不适应,以及家长对子女的溺爱都不难理解,但学校作为管理者,应该教育和引导他们顺利融入新的集体生活,培养其健康健全的道德品格,以利于今后的发展。然而实际情况是,明码标价之后,学校姑息纵容了学生心理上的缺陷,分门别类的待遇之下甚至不免加重其心理病症,这谈不上是什么人性化管理。
当很多人以贫困生能否接受为依据,评判学校宿舍能否被包租的时候,需要指出的是,画地为牢的富家子弟才是最大的受害者。比这些有形的伤害更为严重的是,大学声誉将因此遭受更大的损害——一方面廉价出租公共设施,一方面无视管理职责,独立高贵的大学精神究竟何以体现?杨叔子院士的发问,实可谓恰得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