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青青校园 >> 校园明星 >> 正文

让中国煤气化技术走向世界——追记于遵宏教授
转自: 时间:2008年10月21日09:24

让中国煤气化技术走向世界

 

——追记杰出的煤化工专家、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于遵宏

 

■本报记者 沈祖芸 通讯员 陈俊傲 姚燕燕

 

 

  2004年12月6日,于遵宏参加粉煤加压气流床气化中试。(资料照片)

  道旁挺拔的水杉树上,鸟儿依旧轻啼,可就在这条通往洁净煤技术研究所的小路上,师生们再也看不到那个步履蹒跚的熟悉身影。于遵宏,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洁净煤技术研究所所长,一位成就卓著的煤化工专家永远地离开了他所深爱的事业,享年72岁。

  老教授离世已3月有余,前几天,他的学生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于遵宏写在笔记本上一段自勉的话---“我追求在教书育人与科学研究这片狭小的领域中,经过细心耕耘能有点滴建树。时间不足是实现这一夙愿的最大矛盾。所以我的做法是:扩大工作时间的可行域,尽可能把节假日都用上去;凡工作需要而身体亦能支持得住的,减少睡眠时间。就个人而言,我始终坚信汗水哲学。”

  反复诵读先生这段耐人寻味的话语,学生们禁不住失声痛哭。“这就是先生最质朴的人生信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追忆、缅怀、感念,一位中国教授的崇高形象在学生的诉说中清晰地勾勒出来。

  20年耕耘研发中国煤气化技术

  2008年7月,在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与世界最大的炼油企业集团---美国Valero公司就专利实施许可问题上谈定最后一项条款后,一向以技术自傲的美国人由衷地说道:“不愧是国际一流的煤气化技术!”这是中国大型化工成套技术首次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出口,它宣告了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技术从此昂首走向世界。然而,为此耕耘了20年的于遵宏教授却没能等到这一天。

  这是一段绵延20年的“波折之路”。

  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让于遵宏敏锐地意识到中国能源的特点是贫油富煤,他作出预判,通过煤化工清洁高效利用煤炭,将对国家能源战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时面临的状况是,大型煤气化技术一直被外国所垄断。我国在与外国谈判引进技术时,几乎所有的合同都有一条不平等条款---在中国国内使用国外煤气化技术过程中的改进,专利权无偿归外国所有!

  “中国必须有自己的煤气化技术!”于遵宏在心里立下了誓言。

  于是他把自己原先的气化研究方向从渣油转向了煤。一个温文尔雅的教授从此与黑煤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6年10月,为了节省外汇,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技术,华东理工大学与兖矿鲁南化肥厂联合承担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新型(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开发研究。当项目处于中试装置的研发阶段时,于遵宏结合多年研究,创造性地提出用“多喷嘴”来做中试,很多研发人员都提出了疑议。面对这一僵局,于遵宏十分焦急。“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煤气化技术”,这个念头强烈地吸引着他去试一试、拼一拼。他耐心地做着大家的说服工作,渐渐地,大家都被他的执著和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所打动,决定全力配合进行实验。

  一项新技术的研发,中试往往比工业化难得多。但是在困难面前,于遵宏没有却步,为了掌握“多喷嘴”的变化数据,于遵宏日夜守候着装置,困得实在撑不住了,就在车间临时搭的木板床上睡上两个小时。中试装置开车调试的日子里,他每天揣着降压片,顶着酷暑高温步行20分钟到现场。

  2005年中秋节前夕,“多喷嘴”中试到了关键时刻。作为国家“863”项目,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化炉,从中试到工业化,无论技术、风险都存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然而于遵宏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坚守。

  当时,喷嘴用了3个套管,但中心轴轴心出现偏差,要想正常运行必须用水和氮气做冷喷试验,连夜把喷嘴调试好。那天晚上,天下着雨,刮着嗖嗖冷风,长时间熬夜的于遵宏顾不上领导“回去休息”

  的劝阻,始终和工人们在一起。装置漏水又漏气,现场水汪汪一片,为了看清冷喷的角度和效果,于遵宏双膝跪地,头贴着冰凉的钢板,仔细观察。工人们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一位60多岁的老教授,本可以安享晚年,却为了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用生命在缔造着事业的奇迹。那天夜里,于遵宏和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干了一夜。

  2005年7月,国家科技部“863”攻关项目、中国第一台日处理1000吨煤新型气化炉开车。那一瞬间,于遵宏泪如泉涌,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从1983年开始接触煤气化技术算起,他用20年的时间让中国煤气化技术走向世界。

  50年从教锻造一支创新团队

  去世前8天,于遵宏昏迷后第一次苏醒,睁开眼睛的他第一反应就是让人立刻把两名博士生叫到床边,一起交流论文的进展情况;去世前3天,又是刚刚苏醒,他立刻抓起手机给正在兖矿工作的在职博士生打电话,关心她的开题报告。这个电话竟然打了半个多小时,连她将来的论文包括哪几个部分都向她提出来了。

  在于遵宏生命的最后日子里,留在人们脑海中最深刻的印象是只要谈工作、谈课题、谈学生,病榻上的他就会有百倍的精气神。

  于遵宏就是这样一位为教书育人而生的人。听过于遵宏讲课的人都说,先生上课思路清晰,深入浅出,最奇妙的是,他从来不看讲稿,无论多复杂的公式和数据,都好像是烙在他脑海里一样,信手拈来,丝毫不差。

  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后,于遵宏教授开始讲授“烃类蒸汽转化”课程。一堂课要用到几十个辐射传热角系数的计算公式,产生数不清的七八位数长的计算数据,但于遵宏总能准确无误地写满几黑板,甚至数字都可以背到小数点后几位,让学生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开玩笑时,学生们都说,于教授的超常记忆力是因为他有烟瘾,是香烟的作用。其实,哪里是香烟的功劳,全是先生的心血和功底啊!这些,直到当年的学生后来也成了教师,也学着先生的样儿不用讲义上课的时候,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于遵宏教授做事追求精益求精。王少云告诉记者,她在本科毕业后的暑期留在洁净煤技术研究所做实验,先生把一些气化炉图纸交给她用CAD制图。当时先生已年近70岁,但所有图纸都是手工绘制,极为严谨,有个分布器的图纸由十几个同心圆组成,还要标注每个圆的直径,先生都做得一丝不苟。在先生的感染下,王少云一点不敢马虎,描好每一个圆、对齐每一个点、标准每一段线,这也让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

  了解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既是一位严于律己的学者,也是一位宽以待人的长者,对学生和晚辈关爱有加。

  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是一个有战斗力的创新团队。这个团队现有教师13人,其中博导3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教授5人,30岁以下青年教师7人,从最初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的“兵强马壮”,这一切都离不开于遵宏教授的带领和培养。多年来,作为所长的他积极吸引人才,想方设法留住人才,使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都有施展的舞台。

  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王辅臣回忆说,当他还是先生的研究生时,先生申请到一个中石化项目后当即提出由他负责,而先生在身后指导。带着这份信任,王辅臣加倍努力,终于使该项目获得了中石化科技进步二等奖,而先生却将自己的排名放在了第四位。

  严格与爱护在于遵宏的为师之道中是统一的。王辅臣还记得,有一年召开本科毕业生进实验室会议,他因参加研究生答辩,晚到了几分钟,先生居然没给他留一点情面,当众狠狠批评了他。这件小事给王辅臣很大的触动,从此,无论会议还是上课,他都养成了提前几分钟到的习惯。

  太多的故事让于遵宏的学生们难以忘怀。在炎炎的夏日,先生会买来西瓜给做实验的学生消暑解渴。先生在突发脑溢血恢复后不久就坚持来上班,爬不了楼就把办公室迁到底层继续干;每次领奖的时候,他总是力推青年教师上台,自己却悄悄地回到了办公室继续工作。

  一辈子追求铸起“中国师魂”

  当很多人热烈讨论教授上讲台重要还是做科研重要的时候,于遵宏教授早就用他的身体力行作出了回答,上讲台与做科研两者不可偏废,相反还要相辅相成。他决不做单一的书斋型或讲台式教授,他说,“仅仅满足于搞出科研成果或发表高水平论文是不够的,我们要让自己的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形成生产力,以满足国家战略的需求,然后再回到讲台,把最前沿的科学与生产领域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才是一个大学教授的人生价值。”

  在实验室中形成的技术如果不运用于实践,如同废纸一张,更谈不上为国家创造效益。可是用惯了国外煤气化技术的大型企业会不会接受大学教授的技术呢?起初,团队成员面对科研成果在兴奋之余,不免有些焦虑。于遵宏信心十足,“销售人员能走进市场销售产品,我们也可以到化工企业、煤矿企业去推广技术!”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转战南北,走了许多家化工和煤矿企业,找到了转化技术的一个个“婆家”。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于遵宏在企业界结交了许多挚友。逢年过节,有些企业领导前往于教授家问候,所见到的情景令他们惊叹不已。于遵宏的家十分简陋,面积小、无装修、设施陈旧。一进门就看到一张过时的方桌上摆放着一个粗糙的大口碗,里面盛着于教授经常喝的汤药。是他没有资格住好房子吗?不是,他是华东理工大学的博导,是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是他没有钱吗?也不是,仅研究成果转化所得,就足可彻底改变他的住房条件。然而于遵宏却将自己科研成果的全部所得及筹措到的各项资金悉数用于建实验大楼,而且一建就是两座,并配备了齐全而先进的精密实验仪器和设备。

  由于于遵宏把全部心血倾注到了工作上,他没有时间照顾体弱的老伴,也没有时间辅导孩子学业让其接受大学本科教育。然而,他却亲手带出了一支国内煤化工领域最年轻的中坚力量。在洁净煤技术研究所,他共培养了6名博士。

  这就是于遵宏教授的“汗水哲学”,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也许,每个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但每个生命的宽度却是无限的。于遵宏淡泊名利、光明磊落、鞠躬尽瘁的一生让人动容。他用自己一辈子的追求铸起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师魂”,他用自己生命的绽放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品格有多高尚,心胸有多宽广,他的事业就有多大。一个愿意付出汗水的人,才能厚德载物,担当起国家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就在这位朴实无华、品格高尚的教授离我们而去的时候,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满怀悲痛地为于遵宏先生题词:“未带一粟,留下沧海;升华黑尘,洁净世界”。


(编辑:韦唯敏)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