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9岁的智障男生李晨,在校内可谓风光:他出征三次特奥会,就在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等项目中,取得2金2银2铜的好成绩。但是,这么一个身披冠军荣誉的男生,在走出校园欲自食其力时,却发现好难好难!
昨日(6日),记者在武昌区培智中心学校见到了李晨。男孩个子不高,五官端正,说话慢吞吞的,与常人无异。学校教师告诉记者,李晨属于轻度智障,智商为68,属于残疾人。在学校9年的启智教育下,李晨学会了识字、与人交流。他的球类天赋更是引起了学校体育教师雷方丽的注意,在她的指导下,李晨学习了乒乓球和羽毛球。凭借实力,他获得了出征特奥会的资格。
李晨分量最重的一枚金牌,是去年在世界特奥会上获得的。去年夏天,李晨被湖北省推选进入了国家特奥赛网球队,到达山西集训时,其他的队员已经训练了一个多月了。教练也并不看好这个个子小小的男生,将李晨晾在一旁。李晨却并不在乎,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李晨天天起得最早,围着800米的操场,一跑就是七八圈;其他队员训练时,他在一旁学着挥拍,一丝不苟。李晨用勤奋感动了教练。
当年10月,李晨不负重望,在第12届世界夏季特奥会中摘得一枚网球男子单打的金牌。今年10月底,在全国特奥会上,李晨又摘得一枚羽毛球单打的金牌。“场上奔跑积极、柔韧性强、耐力好,球技不一般。”雷方丽笑道,一般人不是李晨的对手。
尽管身为特奥会世界冠军,但离开了赛场,李晨的就业路却走得艰难。去年,李晨离开学校,多次尝试自食其力,但每次都是铩羽而归。“我以前觉得,我跟正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但现在我知道自己智障……”
李晨告诉记者,他曾在电器修理店打工,老板害怕他说话慢影响生意,将他辞退;后来他又去一家餐厅端盘子,老板因他反应慢,找茬炒了他的鱿鱼……一年的时间里,李晨从来没有放弃找工作,结果却令他沮丧不已。李晨想不通,为什么他认真地对待每一份工作,结果还是一再失去。
说起理想的工作,笑容回到李晨的脸上,他希望从事与体育有关的工作,比如在球馆里当陪练、教人打打球,甚至打扫卫生什么的,他都会做得很开心。
武昌智障中心学校校长王霞介绍说,李晨的情况并不是个案,不少特奥会世界冠军、全国冠军在走出校门后,想自食其力仍然很难。
王校长说,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就业岗位吃紧外,社会对智障人士还存在歧视。许多智障学生通过9年的培智教育,走出校门时,生活自理、与人交往应该不成问题。这些学生眼神纯净,不懂得名利之争,他们对待工作,会心存感激,比正常人更加卖力。但很可惜,许多学生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