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运行方式 2007年2月24日22时03分,#1机组单元制方式运行,CCS控制方式,有功负荷600MW。 二、 故障现象 1、 B送风机失速报警,120S后跳闸。 2、 RB保护动作,将F、E、D磨急停,相应给煤机跳闸,等离子自动拉弧。 3、 D、E、F给煤机跳闸,A、B、C给煤机自动增加给煤量,但由于给煤机跳闸导致燃料主控自动解除,A、B、C给煤机不再增加给煤量,CCS方式自动转为TF方式。 4、 A、B汽泵在自动状态。 5、 炉膛负压增大,A、B引风机自动减负荷,A送风机自动加负荷,由于空预器漏风大,送、引风机调节不灵敏,最终炉膛压力达 +800Pa左右。 6、 汽温下降,有功负荷开始减得慢,后来急剧下降至320MW。 三、 处理 1、 专人监视“除氧器给水系统”画面,发现给水流量降幅较小,将A、 >B汽泵切至手动控制,控制过热度和不转入湿态运行。
2、 将减温水门全部关闭。 3、 专人处理送、引风机系统,由于炉膛正压过度,引风机自动调节反映慢,将A、B引风机切手动控制,随即A送风机自行切为手动方式,调整炉膛负压正常,启动B送风机。将A、B送风机出力调平后,投入引、送风机自动调节。 4、 手动增加A、B、C给煤机煤量。 5、 TF方式下,汽机减负荷缓慢,手动解除汽机主控自动,退出DEH遥控,快速设目标负荷300MW,减负荷率50MW/M,快速减负荷后又将减负荷率设为80MW/M,快速关调门,在减负荷过程中,密切监视机前压力、温度,负荷减至320MW时,机前压力18.1MW,温度530度,保持不再减,此时,炉侧已将煤水比调平衡。 6、 在减给水过程中,B汽泵流量最低至324t/h,联动电泵启动,检查电泵温度正常,加勺管至约1000rpm,旋转备用,后汽泵运行正常,又将电泵停下备用。 7、 经调整稳定,逐一启动D、E、F磨,将有功负荷逐渐加至600MW,在启动D磨正常后投入CCS方式加负荷。 8、 在处理过程中,全面检查炉侧、机侧各系统运行正常。 四、 总结 1、 事后分析,汽机解除TF方式,手动配合减有功负荷比较及时。 2、 RB动作后,投油枪不成功,原因不明。事后分析,可以不用投油枪,应抓紧时间处理其他问题。 3、 RB动作,自动方式存在处理不及时的问题,现在人手多,能处理,以后人手少时,若RB自动不及时,人工手动干预的操作多,难度很大。 4、 本次处理手动减给水量过快,造成B汽泵给水流量低电泵联起,今后手动时,不能不快速减少给水,以保持水煤比,保持过热汽温和过热度,但也不能过猛。
5、 RB动作后引风机自动关小调节门,但造成过调,负压变正,以后应注意及时解除自动手动控制负压。 6、 从本次处理过程分析,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是试运期间,操作不是很熟练,须加强,此外还须加强事故预想。
(编辑:韦唯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