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青青校园 >> 校园文化 >> 正文

政法学生当堂弑师 法大学生老师追述被杀教授
转自: 时间:2008年11月03日09:10

  同学有人格魅力的好老师

  据祭奠的学生说,程老师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人,讲课带有“地中海式的自由”,喜欢和学生进行眼神交流,爱唱《昨夜星辰》和《滚滚长江东逝水》,但自称最拿手的是《青藏高原》。学生对他的离去非常难过。

  一名同学说,喜欢看程春明老师在校园走路,“他在前面走,我在后面静静地看,然后微笑”。

  “喜欢听他讲课,西方法律思想史,自由热烈的氛围,自由恰当的考试。”这是另一名法学院的学生对程春明的评价。

  在“沧海云帆”和猫扑、天涯等论坛上,大部分自称政法大学学生的发帖者都称十分怀念程春明,不相信他会做出“潜规则”付女友的事。

  同事有缺点但尊重学生

  程春明死后,有人发帖称,程学术无可指摘,但为人过于激进,对很多事都看不惯。昨天下午,政法大学两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称,程为人过于执拗,遇事容易较真,“千万别跟他较劲,不然跟谁都能急”。

  一位自称程春明师兄的老师说,程春明虽然有很多缺点,但他是唯一一个曾真诚地认为学生值得尊重和赞美的人!

  记者找到了程春明为中国政法大学女毕业生写的一首诗歌,在程的眼中,昌平校园里,“有一位旷世的天使”、“有一群待沽的骄女”、“正在进行永恒的追寻”。

  个性法学教授的43年

  “一生风流始军都,江山不与龙脉羞,政治华夏数十省,法平人间万古愁。”

  这是程春明生前的得意之作。字里行间,透露出些许贵族般的傲气。也许,这和他12年的法国留学生涯有关。

  程春明曾说,在他的记忆中,有着并不多的美好时光。少年时代,他在湖北省大悟县乡下的野草丛中和稻田埂上度过,在牛背、猪圈中,被“粗放经营”,自生自灭。1982年,他考上华中农业大学,从此到死,他再也没能离开大学。“在那个身份就是人才的年代,我并无奢望,觉得毕业后最差也能当个乡经管站站长。”程春明生前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

  1988年,程春明大学毕业,随即被母校保送至法国留学,并最终落户到法国南部地中海边的大学城蒙彼利埃。此后,他进了5所大学,涉足了4个学科,获得了6张证书和文凭。

  千禧年之交,程春明应邀执教中国政法大学,从副教授到教授,获得荣誉无数。他还曾担任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致公党中央法制建设委员会委员、致公党北京市委思想理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理学会理事等头衔。程春明曾说,“因为我喜欢致力为公,所以我才不敢为天下先。”其个性可见一斑。

  作为“技术官僚”的政法大学科研处副处长的程春明,也是一个热心校务的人。他曾呼吁大学“既要有大师,也要有大楼”,“我喜欢系一条漂亮的领带让法大增色添彩”。

  在同事和学生们的记忆中,程春明是一个很有才情、有人格魅力的人。在散文诗《地中海的红帆》里,程春明曾将法兰西比作他的“学术祖国”,而在另一篇散文《我的大学》中,则将中国政法大学喻为“我的眼睛”,“今天我时时反思我之所行所思是否报答了前者,是否有益于后者。我想我正是在这种双重‘负债’中寻找解释我之所行或所思的理由。”


(编辑:韦唯敏)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