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核电项目自2003年表土剥离以来,历时5年,完成了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上个月外围近2.5公里长的防波堤、防护堤已经全面完工。阳江核电项目目前已具备正式开工条件,初步定于12月28日浇注第一罐混凝土。
“广东大规模核电建设对传统的火电和水电是一个冲击,但至少5年内这种冲击不会出现。”
核裂变既能产生巨大的能源,也能在经济上产生极大的刺激。作为中国最大核电项目的阳江核电,目前正发挥着这两种效应。
在国务院4万亿重磅投资计划之后,国家能源局上月16日首次对外宣布具体投资项目,新开工的广东阳江核电和浙江秦山核电扩建工程——合计投资955亿元,率先获准。12月2日,记者来到阳江核电工程现场——广东阳江市阳东县东平镇,零距离感受核电的“经济裂变”。
月底正式开工
12月2日,阳江市区新江北路,阳江核电高十几层的办公大楼格外突出。位于粤西的阳江,经济并不发达。据当地知情人士介绍,核电公司是阳江为数不多的大企业之一,虽然这座办公大楼是租回来的,但除了政府办公楼和附近的大酒店外,整个阳江有这种规模的企业也没几家。
此去核电站,路途遥远。从阳江市区坐车一个多小时,才来到离核电站最近的阳东县东平镇。转搭近半个小时的摩托车,才来到阳江核电基地。阳江核电坐落在一个海湾,周围除了海就是起伏连绵的小山。主干道是一条新修的双向四车道柏油路,直通生产基地。一路上挂满了如“肩负核电主力军使命,落实核电中长期规划”和“阳江二十年核电梦圆,粤西能源基地迈向新起点”的标语。
基地的车辆非常稀少,约隔十来分钟才有一辆卡车经过。一旁正在开挖的地面,有几台吊机在操作。由于现在正进行紧张的开工前准备,记者无法进入到生产区。除了门口的两个保安和扫地的几个工人,现场基本没有其他人员。
生产区前一块足球场般大的宣传牌,描绘出未来现代化的阳江核电基地蓝图。出了核电基地不远,有几十栋八、九层高的精美小洋楼整齐地排列着,背山面海,和附近荒凉形成鲜明对照。据当地人士介绍,这是核电集团的专家楼,但目前应该还没人入住。
阳江核电项目自2003年表土剥离以来,历时5年,完成了征地、道路、水库、水厂、通信、办公区与生活区建设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上个月外围近2.5公里长的防波堤、防护堤已经全面完工。1号机组核岛、常规岛施工前期工作也已全部就绪,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正式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据介绍,阳江核电项目目前已具备正式开工条件,初步定于12月28日浇注第一罐混凝土。1号机组将于2013年8月建成投入商业运行,总共6台机组将在2017年全部建设完成。
拉动2200亿内需
本次国务院核准的阳江核电工程,一次性核批量达6台,创造了核电史上核准批量最大的记录。6台机组将在2017年全部建设完成,每年可以生产总计456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电能主要供粤西地区消费。
“核电对地区经济的影响不是简单可以算出来的,主要是税收等计算很复杂。
但粗略来看,一般1元投资可以拉动4元的需求,化工能源类小一点,1元大概可以带动2-3元的内需。”阳江市委组织部调研室黄主任对记者介绍。如此计算,国家发改委批准的阳江核电720亿投资,将带动1400-2200亿元的内需。
据悉,阳江核电工程的建设高峰将在明年3月,届时,预计现场施工人员将超过1万人,整个工程可向阳江提供不少于4000个就业机会。但距离阳江核电最近的东平镇居民,现在还没有明显的受益感觉。“他们自己有专门的道路,不需要经过我们镇,所以没什么很大关系。确实在本地要了一些人过去做保安什么的,但人数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