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青青校园 >> 校园文化 >> 正文

情依桃花源
转自: 时间:2008年12月17日09:27

  经常有远方朋友来信问我,你任教的学校到底什么样子,怎么那么有魅力,竟把你牢牢地吸引在那里?我回信说,这是实实在在的人间桃花源啊。

  不少外地人都知道沂蒙山有著名的72崮,将军诗人陈毅还专门有一首写72崮的诗。其实,沂蒙山有大小山头1000多座呢。

  我任教的学校一溜6间瓦房,院子占地5亩,一棵大柿子树占了大半个院子。学校坐落在纱帽崮的东坡上,距离县城30多公里,出山的路只有一条。它因崮似纱帽而得名。站在学校院子里,放眼四望,一圈的山崮相连。锥子崮、枕头崮、东汉崮、猪鼻子崮、江家崮……不下十几座。

  学校是一所五年制完全小学,只有我一个教师。每次去学区开会前,我就向高年级的学生班长交代好,让他替我管理。有时候支书王常会也来学校帮我维持秩序。王支书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责任田少,家里养了几只羊。平日他下地、上山拔羊草,路过学校门口时,只要没太忙的事就到校园里来和学生一块聊天。有时候也到教室里听我讲课。

  山坡上是学校,校园里房前种花,四季不谢;房后种菜,长摘长新。学校东边是田野,种着成片的庄稼。西边是纱帽崮的山坡,悠悠的白云底下是群山。学校南边有一棵软枣树,长得很茂盛,遮蔽一分多地。软枣树下是一条大路。村人出坡、收工,都爱在树下讲些鸡毛蒜皮的传闻,聊一些捕风捉影的故事,那里有几十块石头干干净净地摆在软枣树底下等着人们来坐。

  教室没有后窗,一到夏天闷热难挨。早饭后从第二节课开始,我便把课挪到软枣树下来上。三两个男生抬着黑板,挂到树上,娃们齐刷刷地坐好,琅琅的读书声便从软枣树下扩散出去。

  每到这时,下田耕作的村人主动不到树下来歇凉。实在累了,就到更远的小树底下吹吹山风,一边用褂子扇着身上的汗,一边远远听孩子们读书、唱歌。

  读到精彩处,孩子们笑,他们也远远地跟着笑。某个学生回答不出问题,其他学生着急叹气,他们也远远地着急叹气。

  软枣树不远就是山坡,酸枣儿、山里红满坡都是。下课了,口渴的学生便跑回教室喝点水。不渴的学生书本一放便呼啦啦跑到山坡摘酸枣、野草莓,此时满坡荡漾着喊声、笑声。不上山的学生便跑到就近一个场院里滚碌碡。一个站在碌碡上,碌碡咕噜咕噜滚着,上边的学生就敏捷地跳着高。

  约摸十几分钟后,我吹吹哨子,四面八方的小娃便跑向软枣树下,有的互相品尝着吃不完的山果,有的放飞着捉来的蝴蝶,一阵疯闹之后,又一节课开始了……

  民办教师家里都有责任田。责任田分散在四面山上。上课前,老师就估摸好放学后到哪块地去干活,事先带上锨、锄等农具,放了学和孩子们一块走出校门到地里干到天黑。批改作业,备课什么的一般都在晚上。

  这里的人收入低,开销也少。青菜、粮食都自给自足。庄稼上的是农家肥,污染少。鸡蛋是自养的鸡下的。早晨打开鸡栅栏,把鸡哄出院子,鸡娃便和邻家的鸡群一起扑棱着翅子飞到山坡上。吃花籽、草籽,喝山泉水。一边独自觅食一边掐咬疯叫,天黑了再浩浩荡荡你追我赶地回家。

  来看过我的好朋友们对我说,我们还认为你在这里教书很苦呢。

  哪想到学校房前种花、房后种菜,一个教师的学校简直让你成了闲云野鹤啊。

  我笑,朋友也笑。

  有时候到城里待几天,和同学、朋友聚一聚,一个个都在抱怨累。

  做生意发财了的有钱朋友说,活得太累,不仅要打点各方面,有了钱还担惊受怕。没钱的也说自己累,怕下岗,怕裁员,怕老人有病没钱住院。机关里的公务员也在抱怨,抱怨工资不高,整天按时上下班挺捆人。都说城里人在钢筋水泥里像机器人一样地为升迁、为买房、为买车、为过得舒坦而奋斗,这难道就是我们的追求?

  每次听听他们苦诉不如意,我都替他们难受好几天。看看自己的工作环境,想想他们的唉声叹气,更觉得自己生活的舒心。一个人只要喜欢上了一种惬意的生活方式,就是难得的宁静和幸福。房前种花房后种粮和菜,悠悠闲云翩翩野鹤,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境啊。

  很多人渴望在海边拥有一所房子,其实这不是房子,而是心,一颗向往宁静的心。正如有位哲人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房子,这所房子朝哪里由我们的心情决定。朝东,有海上日出;朝南,有暖阳熏风;朝西,有晚霞余辉;朝北,有昔日之雪。感谢我从一踏入社会工作开始,命运就把我安排在了祥和、宁静的环境中。

  生活中没有桃花源,桃花源在每个人的心里。


(编辑:韦唯敏)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