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上完最后一课
——追记河南省郸城县秋渠乡周庄小学教师程太林
■本报记者 陈强 通讯员 丁玺
哀乐低回,哭声一片。10月31日,豫东白衣堂村沉浸在如雪似霜的悲情中,6天前上完最后一节课就溘然长逝的小学教师程太林的追悼会正在这里举行。师生们来了,乡村干部来了,附近十几个村子的村民们也都自发赶来了,1.2万多人的送葬队伍缓缓前行,绵延数公里。
一个普通村小教师的离去,为何万人空巷为他洒泪送行?河南省郸城县秋渠乡周庄小学教师程太林,用他与病魔的顽强抗争和几十年如一日的无私奉献,诠释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园丁精神,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学生的课一节也不能耽误”
“他是累死、疼死的呀……”回忆起程太林临终前一天的情景,周庄小学校长周大峰泣不成声。
10月24日下午,脸色苍白的程太林手捂着腹部来到学校给学生上课。知道程太林长期患病,周大峰就劝他赶快回去看病,程太林却摆摆手说:“马上就要期终考试了,学校老师少、课程紧,我不能因小失大,学生的课一节也不能耽误!让我上完今天下午的作文课吧。”
就这样,他坚持上完课,带着路队把学生送出校门才回到家中。家人刚请村医为他挂上吊针,他就昏迷了。送到乡医院,因病情太重抢救无效,程太林于10月25日凌晨去世,离开了他心爱的学生和深深眷恋的校园。
与共和国同龄的程太林,履历表十分简单:从1971年参加工作当教师开始就没有离开过周庄学校,他先教初中,后教小学,执教38年,带了10多年毕业班,送走了1200多名学生,现任校长周大峰、教务主任李天杰都是他亲手教出来的学生。
“在农村学校当老师,条件差、待遇低,也就图个能照顾家。程老师可好,越是农忙他越是一节课的假也不请,说是让农活多的老师多照顾一些家。”同程太林一起工作了几十年的教师李大贤说,农村学校条件艰苦,程太林风里来雨里去,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
1995年,长期的辛苦劳累让程太林患上了气管炎和肺心病,剧烈的咳嗽一发作就咳得他喘不过气来,但他总是靠吃几片药硬挺着,有时实在疼得不行了,才在学生放学后去诊所输液,从未耽误过学生一节课。直到临终前几个小时,他还对前来探望的李天杰说:“天杰,我可能几天不能到学校,课程调给谁,你就先替我谢谢谁,出院后我保证一节不落地补上。”
“人民教师教比天大”
走进程太林所教的六年级(1)班,虽然呈现在眼前的是破旧的教室、塑料布挡着的玻璃窗,但一面鲜艳的文明班级“流动红旗”却端挂在讲台上方,或许是这些天来流了太多的泪水,学生们说起自己敬爱的程老师出奇地平静。
“程老师是我们最敬爱的老师,他真的太累了,应该歇歇了。”
班长赵梦丽说,虽然农村孩子胆小不善言,但谁心里不感激程老师呢?
班上的留守儿童赵一涛因无人管教,学习成绩不好又不守纪律,程太林就当起了他的“代理家长”,经常找他谈心,星期天还把他接到家里吃饭,给他补课。在程太林的帮助下,赵一涛不但学习有了进步,还学会了烧火做饭、洗衣服,今年还被评为郸城县“十佳”留守儿童。
张冰的父亲在外打工,原本厌学的他更不想上学了,程太林三番五次登门劝说,终于做通了家长的工作,使他重返校园。
强烈的事业心加上多年的经验积累,还使程太林成为班级管理的行家里手。他倡导班级自治,师生共同选举出班委会,学生干部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他组织学生开展“一周好人好事评比”、“争上游攀宝塔”等活动,学生们比着守纪律、做好事,班里桌椅完好无损,地上干干净净,各项工作都在全校名列前茅;他从不体罚学生,但无论是多调皮的学生,只要一到他的班里,都慢慢变得懂事、听话了。
“人民教师教比天大”,程太林说到做到了。
“平凡的人最伟大”
“他一天到晚都是忙学校的事,叫他瞧病他总是顾不上,那天发高烧,还非要去上课。”说起丈夫,程太林的妻子痛哭失声。教师王玉华清楚地记得,程太林临终前几天的一个夜晚,冒雨来到学校值班。
看到程太林手按胃部,王玉华知道他的胃又不舒服了,便一个劲地劝他回家,自己替他值班,可程太林说啥也不肯:“你都辛苦一天了,回家休息吧,学校装备电教设备不容易,可不敢弄丢了,你就放心走吧!”
“程老师走了,我们上哪找这么好的老师呀?”这些天来,乡亲们一直念叨着他:下雨学生没带伞,他举着伞把孩子护送回家;小学生胆小不敢发问,他就找学生谈心,鼓励他们把老师当成“大朋友”,打开他们封闭的心灵;学生的提问当时解决不了,他晚上回家饭不吃也要先找答案,第二天一早就送到学生手中。远在内蒙古打工却专程赶回来为程太林送行的程雪山夫妇说:“程老师已教了我们两辈人了,我们就是在程老师的看护下长大的。现在他不但教我们儿子,还像爹娘一样照顾他,我们才能安心在外打工啊。”
程太林一生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正如他在教学日记中所写的那样:“平凡的小事难做,平凡的人最伟大。”从21岁开始当教师,到59岁一身是病地离去,程太林就像一头牛,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了38载!他的师德和师魂,将永远留在豫东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