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英才在线 >> 院士名录 >> 正文

记常德市劳动模范黄春初
转自: 时间:2008年12月22日09:24

新官上任三把火
——记常德市劳动模范黄春初
□罗勇智


 
    说黄春初是新官,其实不然,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他就是湖南常德电厂的副厂长。
    说黄春初不是新官,也不对,2007年12月,他走马上任湖南德力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变电建设分公司经理。
    人说“新官上任三把火”,黄春初还真“烧”了三把火。


立规矩


    为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的需要,使专业更“专”,湖南德力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变电建设分公司由常德电业局原来的检修公司、电建公司、变电运行所等单位重新组合而成,2008年1月16日正式挂牌运营。
    作为新成立公司的经理,黄春初面临的问题一大堆:摊子大,人员多,负担重,压力大……上级拨给的200万元开办费中,还包含了120几号人的工资。这笔钱如何花?“必须立个规矩!”黄春初召集公司一班人进行商讨。
    于是,《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报账管理暂行规定》、《公司预算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办法》、《车辆使用管理办法》、《归口部门分管领导切块承包审批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等等一系列制度考核办法陆续出台。依据这些规定,公司资金实行了预算切块管理,控制预算,节约开支;没有计划不能报账,计划外的报账必须由经理签字。
    有一天,一位员工拿着一叠报销单去找黄春初签字报账,黄春初翻了半天,指着其中一张报销单对员工说:“购置东西,必须先由下面报计划,经中层干部审定、办公室统一编制计划后,才能购置、报账。你这一项,办公室还没有统一编制计划,所以不能报账。”黄春初硬是打发那位员工走了。
    为了节约开支,黄春初要求下属在购置任何用品和设备时,一定货比三家。光购置一批电脑设备,他们就前前后后看了五六家,比了又比,慎之又慎,结果每台新购置的电脑价格比平常低了1000多元,光这一项就节约开支好几万元。
    尽管如此,黄春初对一线员工却并不“抠”。公司成立之初,他就签发了《关于明确生产一线人员待遇的通知》,对班组长实行班组管理津贴,对项目经理、专业带队负责人实行施工现场管理津贴,每月100元、150元、200元、250元不等。此举不但提高了员工的个人收入,而且进一步调动了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反违章


    安全生产是电网企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违章作业是安全生产的死敌。黄春初深谙此理。
公司成立之初,黄春初主持召开的第一个大会就是“2008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会上,他提出:严抓严管反违章,排查隐患保安全。
    公司成立之初,黄春初宣布成立的第一个组织机构就是“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和“无违章承诺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公司成立之初,黄春初签署下发的第一个文件就是《安全生产“百问百查”和“反违章年”活动方案》。人人明确“安全职责”,个个有本“应急预案”。
    黄春初每个月不少于8次下到班组或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督察,并将自己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点滴体会撰写成文章,发表在局域网上,与大家一起探讨。
    反违章,黄春初突出五抓:抓管理制度,抓施工现场,抓违章行为,抓标准作业,抓整改落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作业,首先要进行资质审查;“三工”人员要进行现场“安规”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作业。在施工现场查出了不安全行为,项目部经理、现场安全员均要受到经济处罚。公司还编印了“‘个人无违章’记录本”和“班前‘三交’记录本”,每月评选一次“‘无违章现场’优秀项目部”;建立了“‘处罚通报’档案”和“‘违章扣分’档案”,制订了《违章计分考核办法》,与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在施工现场,随处可见“百问百查”和“35千伏、110千伏安装、改造施工现场危险点及预控措施”的宣传牌。
    在热市变电站土建施工过程中,黄春初发现“综合二楼施工现场施工材料堆放不规范,不符合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立即责成土建承包人停工整顿。随后一想,为什么现场施工人员连这么简单的要求都做不到呢?于是,他召开管理人员、班组长专题整顿会,分析“不规范”的原因。原来土建施工队伍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管理松散,安全意识较差,抢进度、懒手脚,忽视了安全的重要性。针对这一现象,他又立即组织现场安全员对目前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通过培训,施工人员终于形成了统一认识:搞好安全生产,就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就是对和谐社会、和谐公司负责。
    反违章,黄春初提倡创新。什么创新?技术创新。2008年5月,正在改建的津市变电站出现了新的问题:全站接地线螺丝桩锈蚀严重,存在安全隐患,需立即进行整改。黄春初带领相关人员来到津市变电站,多次揣摩和实验,反复斟酌和修改,凭着多年的电建安装经验,对变电站接地问题提出了技术创新方案:用厚10毫米、长50毫米、宽40毫米的扁钢,钻上直径12毫米的孔,涂上黄油保护层,套上直径12毫米的不锈钢螺栓,便制成了一种新型接地线螺丝接线桩。进一步的实验证明:将这种接线桩焊接在离地面300毫米处的接地扁铁上,既牢固可靠,又防腐防锈,全站统一标准后,还能保障今后在全站检修的任何地点进行可靠接地,确保了人身与设备的安全。这一创新成果,在常德电业局全局范围内得到了推广。
    反违章,黄春初注重细节。每次下到班组或施工现场督察时,他的眼睛总是到处“梭”,像寻找自己丢失的东西,人人事事,角角落落,从不放过,发现违章苗头,严厉追查。一次,在一个施工现场检查“班前1小时培训”时,他的眼睛在施工人员中“梭”到了一个“上课不认真”的小青年,当即点名要他站出来复述施工负责人刚刚讲述的工作要领,直到他完全复述对了,才让他归队。“再心不在焉,小心我下你的岗!”黄春初非常严肃。
    公司成立以来,有4个施工现场分别被省电力公司督察组和常德电业局安监部认定为“无违章作业现场”。截止到目前,公司人身安全记录和设备安全记录均超过了300天。


拓市场


    公司成立后,要谋求发展,必须不断寻找市场、开拓市场。黄春初为此付出了许多艰辛。
    2008年3月,公司的各项工作全面铺开以后,黄春初便在家里坐不住了。他风风火火往返于湖南、广东、海南之间,为公司“找事做”去了:洽谈业务,签订合同,审定工程质量,一刻没停。公司的年产值要达到4000万元,员工的年收入要达到7.3万元,不努力不行啊!
    由于在外不停奔波,劳累过度,黄春初两次病倒住院,几次在当地医院入院打针,稍事休息后又回到工作岗位。同事都责怪他:“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了!”正由于他“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因此为公司在外省签下了一个又一个工程。
    为了保证公司在海南乐东的工程质量,黄春初在工地一待就是几个月。由于水土不服、饮食不习惯,他患上了“肠梗阻”,住进了医院。可他“身在曹营心在汉”,病未好利索,又“混”进了工地。工夫不负有心人,公司在海南乐东的工程获得“优质工程奖”,公司也被当地政府评为“安全、质量、信誉信得过单位”。黄春初为此付出了“可喜”的代价:身上掉了20斤肉,更加苗条了!
    黄春初的奔波,为公司带来了可圈可点的业绩:截止到11月30日,已完成广东、海南等省外11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5个、35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8个,产值2800万元;已完成省内11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9个、35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9个,产值2500万元;共完成产值5300万元,已超额13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先后有110千伏博鳌变电站和三亚变电站、220千伏番禺变电站扩建工程和天河变电站扩建工程等12个承建工程获得“优质工程奖”,业主纷纷以“技术精湛,工艺标准高”、“服务质量好,工程质量信得过”等评语来赞誉公司所承建工程的质量。黄春初因此获得“常德市劳动模范”称号。
黄春初超前意识强,这个工程未完就想到了下个工程。他说:“我们不能等,不能靠,必须超前。不然,你就在市场上‘抢’不到几块‘蛋糕’了!”
    “走出去,闯市场,最关键的是转变观念要到位,树立品牌要实在。我们闯市场的目的是:在市场竞争中,不断丰富自己,不断壮大自己。”这是黄春初留给我们的结语。


(编辑:韦唯敏)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