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英才在线 >> 院士名录 >> 正文

金牌员工平湖变电栾伊斌
转自: 时间:2008年12月25日09:29

熠熠生辉的“金牌”

—平湖变电员工栾伊斌
陶强 林洁

 

   “金牌”,在人们印象中总是熠熠生辉,光耀无比。可谁知要打造“金牌”炙手可热的含金量要付出多少不寻常的艰辛与忍耐。而在平湖市供电局变电工区就有一名叫栾伊斌的“平湖市金牌员工”,他用多年的执着赢得了属于成功者的光芒。近日,被该局提拔为变电工区副主任。

 

多年磨砺增加技术“底气”

 

   1996年,栾伊斌从浙西电力技术学校毕业并进入平湖市供电局从事变电检修试验工作。他始终明白“技高才能胜一筹”的道理,别人从玩乐中获取新鲜与快感,而他在专业知识的海洋里寻获了自己的乐趣,并积极参与科技攻关活动,收获过13项市局级、省级QC成果奖项,从一名检修新手成长为该局最年轻的检修技师。
   作为“变电技术更新很快,只有通过学习、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是栾伊斌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1998年,平湖秀溪变电所2号主变增容工程开始了,首次作为工程负责人的栾伊斌感到了一定的压力。虽说之前已经从师傅那儿学到了不少技术,但真正运用起来,对于“初出茅庐”的他而言,还是有些底气不足。果然在施工过程中栾伊斌发现,高压开关柜内线路的实际接线方式与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着不小的差距,而当时厂家除了提供图纸和说明书并无派员进行现场跟踪指导。于是,只有两年工作经历的他边向师傅请教,边慢慢研究图纸,在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中,逐渐摸到了“门道”并开始在班组里指导他人进行二次设备接线、调试。在短短两星期内,他带头按设计要求架起了母线、安装调试了主变,让局验收人员满意地翘起了大拇指。
   2004年,已担任修试班长的栾伊斌在环网柜安装工作中注意到,SAFE系列充气式环网柜母线上无法装设接地线,由于负荷开关的实际位置无法观察到,不能保证100%准确动作,而且SAFE环网柜采用全封闭的安装方式,无法进行验电。为保障工作人员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的环网柜,一段母线运行,另一段母线检修时工作的安全性,他带头确立了SAFE系列充气式环网柜母线侧装设接地线的QC课题,连续多个昼夜与小组成员一起查阅了制作安全工器具的相关书籍资料、钻研硬件,动手制作了专用接地线和内六角绝缘杆来解决验电问题。但因内螺纹连接杆在拧紧过程中使接地线缠绕在绝缘杆上,容易造成接地线接触不良,栾伊斌又通过请教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摸索出一套新方法,彻底解决了连接杆与接地线的缠绕问题。

 

智慧破题巧越“安全管理坎”

 

   变电工区修试班承担着10座变电所和173家高配用户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预防试验工作,作为班长的栾伊斌所挑的担子相当繁重,但他认为:忙不是忽视安全管理的理由,用智慧破题,巧妙管好人与设备安全才是硬道理。
   今年6月底,修试班到平湖市绿阳大饭店开展预试工作。用户方虽然是单电源进线,但他们强烈要求不停电工作,自行租来了发电机后将电源连接线直接搭在低压母线上,给修试作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避免与用户发生冲突,栾伊斌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金点子”:要求用户将所有变压器的低压开关全部拉至柜外,现场用遮栏加固围住,并认真挂好每一副接地线。如此一来,用户乐于接受,现场工作安全性也得到了保证。
   每年的高配用户预试工作是修试工作中的重头戏,而且面临高配电工素质参差不齐、电气设备标签模糊、设备接线复杂等安全隐患非常多。为了金牌服务用户与保安全两不误。今年8月初,栾伊斌从百忙中挤时间,到下周计划预试的用户处进行现场查勘,全面掌握预试用户的接线和设备情况。到现场工作时,他主动与用户沟通,并进行指导;自带接地线、围栏、标示牌等备用安全工器具以做好现场安全措施。今年在浙江合盛化工有限公司进行设备预试时,该变35千伏#2主变介损试验出现超标,栾伊斌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判断是主变35千伏套管表面受潮引起的,他用自带的电吹风对主变35千伏套管进行了除潮处理,再次试验后,试验值处于正常范围。

 

“排头兵”选择工作义无反顾

 

   “班长是‘排头兵’,工作中只有舍‘小家’、顾‘大家’才能带动一大批人立功岗位”。今年5月,栾伊斌接受“平湖市金牌员工”表彰后,对记者说出了朴实的心里话。
   多年来,他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的“兵”,除了每天忙碌在修试现场,还主动揽过了班组周工作计划编制、工作票签发与对新工人进行技术培训的活。“阿斌在单位是带头人,但对家人来说却是不称职的” 修试班中流传着这么一件事:今年1月6日(星期天)早上,阿斌陪着怀孕6个月的妻子小朱去妇保医院做B超检查,当小朱从B超室出来,发现他莫明其妙地失踪了,打他电话,关机了。在医院找了半小时都不见踪影,累得直喘气时,阿斌来电话了,说是刚才手机没电了,因接到了紧急抢修任务已在赶往黄姑的路上了……阿斌为了工作、学习经常这样舍小家顾大家,在妻子孕期反应最大的前3月中,他离家一个月去外地培训,平时为了一个紧急任务把怀孕的妻子拉在医院、超市甚至路边是常有的事。
   多年来,栾伊斌对工作是“不离不弃”,累计的调休日已多达100多天,可即使家里有急事,他也要再三权衡。“没法子,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这是栾伊斌对自己选择工作的最好解释。今年753项电业变预试项目、1767项用户变预试项目让他经常无法分身。4月的某天,栾伊斌安排了浙江景业纸业有限公司的继电保护改造工作,可他母亲打电话来说,血压高到了190,头昏胀得不行,要他送去看医生,可栾伊斌支支唔唔地说没时间,直到中午休息时,他才万般不舍地匆匆回家,可只过了1个小时他又出现在作业现场。


(编辑:韦唯敏)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