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元月中旬,50年一遇的冻雨风雪袭击了贵州大部分地区,贵州电网遭受前所未有的灾情。贵州电网公司立即启动抗冰抢险保电的紧急预案,承担我省主干电网运行维护的贵州送变电公司投入到了各事故的抢修之中,职工们奋战在崇山峻岭,与冰雪展开了一场场可歌可泣的顽强较量。
鸭烽线抢险:特巡人员大战“火油凌”
1月18日晚,500千伏鸭烽线跳闸强送不成功,送变电公司的运检人员冒着大雪,徒步对线路进行故障巡视,凌晨3点特巡人员发现位于乌江边的74号至79号铁塔因覆冰严重,6基铁塔发生跨塌,这是贵州电网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覆冰倒塔断线事故。事故现场,暴风雪把百年的枫香树、柏香树压倒,成片树木荆棘散落在地上。被当地村民称为“火油凌”的厚冰覆盖地面就象光滑的玻璃镜,稍不留神就是重重的一交,衣服被荆棘挂烂了,手背划破了鲜血直流,身负沉重抢修工器具的抢修人员跌倒了又爬起来。74号铁塔现场只见被厚厚的冰块覆盖的铁塔,其平口以上被冰拦腰斩断,重达4—5吨的塔头、导线和地线被压垮掉在地上,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其他相邻铁塔也会发生连环倒塌事故。顶着刺骨的寒风,抢修人员用木棒敲冰,用斧子刀子清理倒在线路上的树木,紧张地处理险情。黑夜来临气温降到了零下6度,在探照灯的照射下,抢修人员仍然坚持继续作战,仅用20个小时了完成了6基铁塔的受损导地线临锚加固工作。为确保线路安全,公司决定对受损铁塔进行拆除并重新设计安装,并紧急从其他在建工程抽调了一批精兵强将投入到抢险工作当中。
奋战10余小时:修复黔湘电力通道
元月23日下午4时,正在220千伏铜黎线天柱县境内进行事故特巡的送变电运检公司铜仁工区运检人员接到护线员报告“220千伏凯玉线242-243号塔导线掉线”,联系值班室还没有省调该线路跳闸的通知,但工区立即分出4个人赶赴事故地点处理险情。
220千伏凯玉线是贵州外送湖南的重要枢纽通道,途经凯里、黄平、施秉、镇远、岑巩、玉屏等6个市县,关系着近千万人口的电力输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事故地点位于镇远的江古村100多公里的路程由于被大雪覆盖,崎岖的山路云雾迷漫,空气能见度只有几米,地面则是厚达400-500毫米的覆冰,挂着防滑链条的汽车在崎岖的大山缓慢行驶,晚上12点终于赶到了242号塔的山脚。凌冻又铺天盖地下起来了,又窄又滑的路面汽车再也上不去了。这时接到运行值班室通知:凯玉线处于热备用状态。4名队员就着冰水咽了几口干粮,立即背着沉重的工器具向山上爬去,山上雾气更浓冰雪更厚,路上的冰凌厚达700—800毫米,路边光缆上的覆冰直径达十几厘米。树木由于承受不住雾凇的重力,树枝被压断的声音此伏彼起。泥泞的路面稍不留神就会摔一跤,在步行2小时后终于寻找到242号塔。探照灯下铁塔布满冰雪,大部分的塔身隐藏在雾中,只见中相子导线和两侧的架空地线都被覆冰压倒掉在地上,空中的两相导线在狂风里摆动幅度达3—4米,根据事故现场分析,必须立即处理受损导线和地线,否则会引发倒塔事故的发生。如果再回去那需要2个小时才能够到山脚,但至少能够在车上蜷缩着睡一会,从20号抢修铜黎线就几乎70多小时没合眼的运检队员尽管又累又困,但想到千万双期盼光明的眼光,他们选择了留下,背靠背坐在石头上等大风停止,冷得受不了就原地跳活动下僵硬的手脚。
清晨7点天蒙蒙亮了,肆虐了一整晚的狂风也减小了,大家清晰地看到整座铁塔已全部被冰覆盖,导地线上的覆冰厚度已达500毫米,绝缘子变成了一根根粗大的冰棒。立即处理险情恢复送电这是大家一致的愿望。接到值班室通知线路已处于停电检修状态后,小组负责人王飞对抢修工作进行了分工。雪后的冷风一阵紧着一阵,刮得人站立不稳。抢修队员们迎着寒风在各自岗位上迅速摆开战场,有条不紊地开展抢修,将掉地的导线和空中的导线开断,垂到地面的架空地线绑在塔身,经过4个小时的艰苦奋战,中午11点终于顺利完成了导线修复。
鸭福线抢险:每一分钟点都宝贵
24日晚7:40分,刚从山上下来,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热饭的送变电调试抢险队员接到鸭福II回线路出现故障的消息,不顾自己冻得还没缓过劲来早已疲惫不堪的身体,立即振奋起精神赶到福泉500KV变电站,参加到鸭福II回线路的抢修工作中。
一踏进主控室,一次次响起的“电压超上限、电流超上限”紧急提示音让整个房间的气氛变得相当紧张。为争取每一分宝贵的时间,抢修小组负责人皮定碧副主任马上带着几个调试好手立即仔细查看鸭福II回线路成套保护装置的动作报告,对一个个数据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和判断,研究故障状态,认真查找故障发生的原因,理清下一步测试的内容。在与中调、中试所的有关负责人取得联系后,皮主任与林辰、蔡江潮等几个抢险队员确定了现场测试计划。
晚8:40分,在得到大福线有可能要强投的消息后,皮定碧带着大家踩着冰凌一路小心翼翼地赶到220KV场地,决定对大福线整体线路的绝缘情况再次进行核实,以确保大福线强投的安全。天,开始飘起凌雨,大家一次次地爬上绝缘子串接线测数据,再爬上另一相绝缘子串接线再测数据的,每一个人的安全帽上、衣服上很快都覆上了一层薄冰,手脚全都被冻得像断了一样,但是没有一个人喊苦,没有一个人退缩。每一个测试数据都被再三核实后认真记录下来,并立即向抢险指挥中心进行了汇报,为线路的强投提供最直接和真实的一线数据参考。没有谁大家心里都有着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想尽办法来确保电网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自己所做的每一个数据一定不能出现任何的不准确。
晚10:30分,中调同意了抢险小组对鸭福线II回线路进行摇绝缘值的申请。一直在风雪中坚守的抢险队员立即着手对鸭福线II回线路的ABC三相线进行绝缘数值的测量。由于当时的气温已在零下5度,500KV开关上结的厚厚冰层让抢险队员无法攀爬,在福泉变值守人员的大力支持下,调试抢险小组借用站内高空作业车顺利接好引线,用摇表摇取此时整条线路的绝缘参数。之后,抢险队员继续在黑暗与风雪里焦急等待1个多小时,至晚11:50分,在对方站按程序合上地刀以后,抢险队员再次对鸭福II回三相线的绝缘值进行了测量,用现在的数据与合地刀前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此时线路的状况,并立即上报指挥中心,等待下一步的行动指令。
安青线抢险:分不清黑夜黎明
元月27日清晨5点,送变电公司运行值班室响起一阵急促的铃声“500千伏安青Ⅱ回故障跳闸”主一、主二独立后备保护动作,重合闸不成功….”, 500千伏安青Ⅱ回由安顺变至青岩变,是贵州500千伏网架的主动脉,其断电还将影响贵阳220千伏网架正运行。接到通知后,贵阳工区主任宋聚波立即调集人员赶赴事故地点,巡查抢修故障。
清晨6点,5名运检队员分不清黑夜还是黎明,立即带好工器具赶赴事故现场,根据测距事故地点位于青岩附近的179—204号杆塔,当到达线路所属地时,由于山路已全部结冰,车辆无法通行。5名抢修人员分为2组,一组从179号塔向204号塔巡查,另一组由179号塔反方向巡查.他们沿着被冰雪覆盖的陡峭山路往上攀爬,稍有不慎就会滑倒。沿线的树木已变成了一座座冰雕,许多树木因覆冰太重倾倒在路上。大家谁也记不清自己摔了多少跤,脚上穿的鞋子都已全部被雪水浸湿,身上的兰色的运检工作服已被雪花覆盖成白色,上午9点半巡视到201号杆塔时运检队员赖少云、王卿发现201—202号塔的右边地线从中间断开,垂落下来的地线在风中摇摆距201号塔导线仅有3米,距202号塔仅有4米。如果不立即处理事故将继续恶化。险情刻不容缓,向值班室汇报后赖少云、王卿马上展开抢险工作。王卿在地面作准备和接应工作,赖少云系上起安全绳登塔。塔上堆积着层层厚厚的覆冰,塔身主材都失去了棱角,脚钉像一根根冰棍光滑,手冻得连脚钉都抓不住。平时爬塔像爬楼梯一样快的赖少云一只手抱住主材,另一只手边敲冰边往上攀爬。到达了平口后他用紧线器把地线开断,一头锚在平口上,一头绑缚在塔身上。经过2小时的紧张工作完成了抢修工作。赖少云、王卿马上汇报运行值班室申请复电。
连夜奋战,排除湘黔电铁线贵定段险情;连夜赶制抢险铁塔和铝导线;连续奋战17个小时,成功完成220千伏索贵线抢修任务……在抗冰抢险保电的战斗中,贵州送变电公司全体员工全身心投入,尽管知道灾情十分严重,他们没有一个人有怨言。他们知道身为南网人,一定要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奋战在一线,奋战在最艰苦的地方。他们相信,有了南网精神的鼓舞,一定能够夺取抗冰抢险保电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