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脱硫技术在整个二氧化硫吸收过程及海水恢复过程中,不需添加任何化学试剂,不产生任何副产品,对附近海域和大气的生态环境也不会带来任何负面影响。”12月6日,华能日照电厂曝气池边,电厂负责人指着处理后的海水,为记者介绍海水脱硫项目的有关情况。 据悉,自上世纪70年代初挪威的Norsd水电局开发了海水脱硫工艺以来,已广泛应用于炼油厂、炼铝厂等工业窑炉,先后有20余套投入运行。我国深圳西部电厂4号机组海水脱硫工艺,作为国家第一个示范工程于1999年3月投运,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设计值,6年多来运行良好。 海水脱硫工艺主要由烟气系统、吸收塔系统、供排海水系统、海水恢复系统四部分组成。每台机组配一套单元制海水脱硫系统。送入吸收塔的海水与经增压风机升压、烟气换热器冷却后进入吸收塔的烟气接触混合,烟气中的SO2与海水中的碱性吸收剂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海水PH值下降成为酸性海水;脱硫后的烟气依次经过除雾器除去雾滴、烟气换热器加热升温后由烟囱排放。吸收塔排出的酸性海水排入曝气池,同未参与脱硫反应的大量海水混合反应,进行再次脱硫,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在曝气池中鼓入的大量空气还加速了CO2的生成释出,并使海水的PH值和溶解氧恢复到允许排放的正常水平。 “日照市虽不属于国务院在《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的划分方案》中划定的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但国家环保总局将日照发电厂列入‘两控区’、‘十五’计划中的138个火电厂脱硫项目中。根据国家环保总局要求,2005年初华能股份公司同意我厂对现有一期工程2×350MW发电机组进行脱硫改造,并在华能系统率先采用海水脱硫工艺。”电厂负责人谈起项目改造的起因。 2005年8月,电厂一期海水脱硫环评报告通过了专家评审,省环保局批复了该报告;2005年8月,电厂一期脱硫可研报告通过了专家评审,华能山东分公司批复了可研报告;2005年10月,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批复日照电厂一期烟气脱硫技改项目。 日照电厂一期烟气脱硫技改工程动态投资概算2.5亿元,实际投资1.8亿元,2005年底正式启动,2006年9月20日全面开工建设,2007年7月完成了脱硫系统168小时试运转,8月23日—25日完成了环保竣工验收监测。 9月29日,省环保局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对华能日照电厂一期烟气脱硫技改工程进行了认真检查验收。验收组经过听取汇报、现场查验和研究分析后认为,该工程各项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脱硫效率达到90%以上,同意该工程通过验收。 “从7月份开始试运转以来,效果非常好。我们这海水脱硫工艺在华能集团是首次应用,是华能集团的示范工程。”电厂负责人自豪地说。
(编辑:贺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