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环保厅和电力公司近日公布了一组数据,相比2006年,全省33家燃煤电厂10万千瓦以上的92台脱硫设施投入率由61%提高到97%,脱硫效率也由52%提高到97.76%。 江苏省二氧化硫治理任务繁重。“十一五”期间,江苏省重点在燃煤电厂开展了“工程脱硫”和“淘汰减硫”两大攻坚战,到2007年6月底,全省29家燃煤电厂已建成88套10万千瓦以上发电机组的烟气脱硫工程。但由于燃煤电厂的脱硫工程建设成本和运行费用较高,加上传统的环境监管手段落后,导致有些燃煤电厂脱硫设施运转不正常。据江苏省电力公司统计,2006年全省脱硫机组脱硫设施投入率仅为61%,而脱硫效率更低于52%。 为解决这一问题,江苏省适时组织了“强化监管促减排”的攻坚战。在南京市开展烟气污染源“在线监控”试点的基础上,开始建设省级烟气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顺利完成了至少可以提供1000多台机组烟气排放情况的在线监控系统。 同时,利用经济手段强推省级“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由江苏省物价局、省环保厅和南京电监办联合出台了《加强燃煤机组脱硫电价管理的通知》,要求全省所有安装脱硫设施的燃煤机组,把“在线监控”作为兑现“脱硫电价”的考核依据,脱硫机组每月平均投运率要达到90%以上。如期实现了全省脱硫机组“在线监控”的“全覆盖”,也实现了脱硫监管从粗放型向科学监管的跨越。截至目前,全省已有33家燃煤电厂的92台脱硫机组纳入了“在线监控”之中。 “在线监控”与兑现脱硫电价手段双管齐下,确保了全省脱硫机组的全力投运。据江苏省环保厅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从2007年7月份以来,全省脱硫机组的投运率在逐月上升,已由96.29%上升到12月份的98.99%。
(编辑:张丽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