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 自《士兵突击》热播以来,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热评、好评不断。公众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部没有明星、没有女人、没有爱情的“三无”军旅电视剧上,而大学生对此剧的关注,尤其引人注目。
调查:《士兵突击》受到大学生热捧
北京某大学校园内的调查显示,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几乎完整地看完了《士兵突击》,很多人对《士兵突击》表现的精神赞不绝口;另外有30%的人表示看过,但因为大学生活太忙碌,没时间把它看完;只有少部分同学认为,这部电视剧过于虚构,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存在,所以没有去看。
各大高校BBS、博客、贴吧等大学生经常关注的网站是大家表达对《士兵突击》喜爱的一大阵地。很多女同学乐此不疲地对剧中那群非常“man”的士兵进行点评,还煞有介事地评出哪个更适合做老公。而在校内网上,竟有不少同学将“士兵突击”或“许三多”作为自己的昵称,对该剧的喜爱程度可见一斑。
《士兵突击》不仅在大学生中获得较高关注和喜爱,更是融入了他们的生活。“不抛弃,不放弃”、“有意义就是好好活”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台词,成为挂在大学生嘴边的口头禅。有位同学深有体会地说:“有次我去图书馆查资料,忽然想起剧中许三多与团长聊天那一幕,许三多说他笨、不会看书,所以就按照图书编目一本一本地看,想到这时,我不禁会心一笑,嗯,要好好看书。”《士兵突击》对大学生的影响力由此可想而知。
《士兵突击》在现实生活和网络上成为大热门,大学生们除了表达单纯的喜爱,对该剧深刻的寓意和内涵也分析得较为理性和多元,大家不是一味地吹捧,还有冷静的思考。从其中,我们更能够看清《士兵突击》在大学生心中激起的涟漪。
聚焦:“不抛弃、不放弃”的吸引力
“电视剧不过是为了娱乐,一笑而过,何必多扣帽子,还是越傻越开心吧。”将观看《士兵突击》作为纯粹的消遣,丝毫不去考虑它的任何意义,这样的同学并不少。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的今天,将大众化的文艺作品仅仅看作学习工作之余的消遣、休闲,通过娱乐来获得休息,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生活方式。
然而,更多的同学并不是这样。他们拒绝肤浅和虚无。中国人民大学有位同学这么说:“《士兵突击》其实很简单。有人说它不符合实际,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果不进行夸张的处理,那些富有思想性的内容,就不可能如此圆满地展现出来。”
毫无疑问,《士兵突击》最吸引当代大学生的,是那句“不抛弃、不放弃”及其所代表的持之以恒、团结拼搏的精神。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称其为“中国梦”,他指出:“没有个人能力的发挥,一个社会就不可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掌握先机,所以我们必须‘不放弃’。但同时这个社会需要关怀它的所有的成员,期望我们成为一个‘守望相助,互相扶持’的社群,让所有人感受基本的保障和社群的关爱,于是,我们同样必须‘不抛弃’。”
许三多本着简单、朴素的生活哲学,朝着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努力,在战友们的关爱、帮助下,终于从一个懦弱的孬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兵王。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梦。“天道酬勤”的古训是这个“中国梦”更古老、也更言简意赅的版本。问题在于:在这个到处充满诱惑、事事急功近利的社会,还有多少人在矢志不渝地坚守这个历久弥新的梦呢?
《士兵突击》以其特有的形式,将深深埋藏在当代人心底,尤其是那些本来“一无所有”的大学生心底中的这个梦想激发出来。网名为“ideallee”的同学在博客中写到:“两部剧(另一部剧指《奋斗》)都是讲小人物通过奋斗取得成就,切合了现实中房奴、卡奴在拼搏中有出头之日的心态。”虽然语言刻薄,但也一针见血地揭示出士兵突击现象的实质。许三多的形象之所以如此受到认同,就在于他是公众心底那个隐藏已久的深度自我---渴望成功、渴望尊重的自我的外化。
反思:从虚拟的许三多到现实的新青年
近年来,对“80后”的评价成为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话题。从王朔重出江湖、炮轰“80后”,到美国《时代》周刊称“80后”为“MeGeneration”(以自我中心的一代),“80后”的学子们一直在饱受非议。的确,“80后”有很多缺点,他们出生在改革开放后,没有吃过苦;多为独生子女,比较自我中心……然而,将“80后”的大学生贴上“空虚的一代”、“物质功利的一代”的标签,说他们出现了信仰和道德困惑,也是个不公正的评价。
大学生热捧《士兵突击》现象让这个伪命题不攻自破。“80后”并不是“物质功利的一代”,他们也很重视“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追求;“80后”也没有信仰空虚和道德困惑,在商业化浪潮中,他们并没有迷失方向,瞧,他们正向许三多看齐!“80后”也并不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也注重团队精神,向往建功立业、报效祖国。《士兵突击》现象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追求和抱负,社会应该改变原来的偏见,寄托着民族希望的“80后”的成长,需要更多的信任和空间,而不是现在的批判和怀疑。
《士兵突击》现象的另一个启示,则是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改进。长期以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都存在着形式与内容脱节、收效甚微的困境。其中,缺乏贴近青少年实际生活、符合青少年特点的教育方法是产生这一困境的重要原因。空洞的说教、无味的灌输,让现在的学生逐渐远离德育,远离正确的善恶是非判断。然而,《恰同学少年》、《士兵突击》受到学生热捧告诉我们:没有差学生,只有蹩脚老师。将那些空洞无味的道德说教变成生动形象的文艺作品,会更受学生们的喜爱;而这样,教育效果也会更显著。社会上应该创作更多像《士兵突击》之类的优秀文艺作品,让学生在轻松的娱乐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