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青青校园 >> 校园明星 >> 正文

潘际銮院士 南昌大学点滴故事
转自: 时间:2008年02月22日08:46

    潘际銮先生出身于一个铁路职员家庭,父亲潘凤林14岁中秀才,科举废止后,进了铁路学堂,毕业后在南浔铁路做职员,因工作勤恳被提升为九江站站长、段长。1937年12月,为了不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过亡国奴的屈辱生活,潘凤林带着一家老小,几经碾转来到昆明。

    由于战乱和家境困难,潘先生少年时期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1944年,以云南省中学毕业统考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组成的大学,学校除了图书馆和两个大食堂是瓦房外,所有的教室都是土坯墙铁皮顶,学生宿舍和各类办公室全是土墙茅草屋。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学习,潘际銮先生却感到很幸福,因为联大有一大批优秀的教授:人文社科方面有朱自清、闻一多、钱钟书、冯友兰等,自然科学方面有华罗庚、陈省身、吴有训、周培源等;而西南联大师生坚持教学、读书、实验,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西南联大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和科学精神,梅贻琦先生先进的教育理念,大师们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谨的学风和敬业精神,深深地植根于潘先生的心中,为他今后献身科教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放初,教育部确定学习前苏联高等教育经验,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重点,从全国各高校抽调150名青年讲师、助教前往进修。1950年秋,潘先生离开清华园,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进行研究生学习,主修焊接专业。师从前苏联著名教授普洛霍罗夫博士,普洛霍罗夫博士是莫斯科包曼工业大学教授,在焊接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较高的造诣,是当时苏联专家中唯一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潘际銮先生在汲取焊接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汲取了前苏联教育制度中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优点,这一优点在他50多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影响了他的办学思想。

    1993年,江西省为了建设一所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大学,省委、省政府下决心将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1993年4月,在吴官正省长的盛情邀请下,潘际銮先生带着对故乡人民的深深眷恋,离开美丽的清华园,出任南昌大学校长。

    上任伊始,潘际銮先生抓学校办学定位,他根据世界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围绕江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办学指导思想:面向21世纪,以改革总揽全局,定位于江西,服务于江西,紧密围绕江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有自己特色的南昌大学。同时他又提出了办好南昌大学的十大措施:一是根据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江西省、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学科、系和专业进行大幅度的改造;二是要在本科教学中实行学分制、淘汰制和滚动竞争制;三是加强人才的引进和人才的培养工作;四是充分发挥专家教授在建设南昌大学当中的主导作用;五是抓好重点学科建设;六是抓好五年发展规划;七是制定南昌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条例;八是大力发展校办企业;九是抓好校园建设;十是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潘际銮先生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措施具体,得到了学校党政领导和全校师生员工的支持和拥护。

    潘际銮先生长期从事高教工作,他认为本科以上的复合型人才最适合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要求打破原有的文理工相互脱节的状况。为此,他在国内省属高校中率先对系、所和学科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和改造。将原来两校的29个系(院),76个专业优化组合为24个系,3个学院。调整后出现了一批理工结合的系(院),如将原江西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与原江西工业大学的计算机工程系合并成为计算机科学工程系,在管理、财经等方面设置了文理兼容的系科和专业。所有系(院)都按照文理工渗透的思路,对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作了重新修订和改革。1994年4月,潘际銮先生对照国家“211工程”遴选条件,清楚地认识南昌大学在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育水平以及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与“211工程”遴选条件存在较大差距,为了缩短差距,达到“211工程”遴选条件,他提出在现有的27个系(院)的基础上组建学科群的设想,他认为组建学科群:“第一,可以集中人力,形成比较强大的学术梯队;第二,可以集中实验研究设备,形成有实力的研究基地;第三,可能集中各系的成果,突出学校已有的科研水平;第四,可以更好地进行学科交叉,形成学术上的优势;第五,可以扩大学术领域,更好地规划学科发展方向,更好地规划硕士点、博士点,也可以规划承担重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课题。”他的设想很快在班子中形成了统一意见。组建学科群这项工作从1994年7月开始到1995年初基本结束。在这项堪称“大动作”中,仅原两校南北区间调整搬迁工作就涉及到80%的系和近3000名学生。仅搬迁实验室等内部装修费用就投入了300多万元。这样做是值得的,它不仅使学校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也使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达到了实质性的合并。因此,南昌大学的党政领导称这项改革举措是进入“211工程”的新的里程碑,是“第二次并校”。

    育人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等院校的生命。潘先生在抓学科调整的同时,着力抓教学改革,并以学风建设为切入口积极推行以学分制、制淘汰制、滚动竞争制为核心的学生“三制”改革。学无压力难以成才,潘先生说,要办好大学没有投入不行,但光有投入也不行。所以,他认为抓学风比抓投入更重要,因为那是直接关系到学生全面素质和教育质量的大事。在省属高校中,南昌大学率先推行学生“三制”。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压力,但南昌大学的“三制”改革始终没有动摇,由于学生“三制”的全面实施,南昌大学的学风很快有了好转,教育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潘先生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根据江西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他说:“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引进,二是培养,重点要立足于就地培养。”“江西作为浅内陆省份,经济相对落后,引进人才比较困难,我们要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同时要把精力放在培养中青年教师上。

    ”他鼓励教师提高水平,出成果,做贡献。同时投入数百万资金,设立师资培养基金,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进修访问,他希望若干年后南昌大学能出名师、出大师,只有这样,南昌大学才会有长足的发展。

    为了改变南昌大学教师安于搞小项目,习惯小打小闹的科研现状,潘先生多次在教职工大会上说:“我们的教师要去争取国家课题,接大任务,这一条非常重要。不打大仗出不了将军,不搞大课题出不了人才!”为了引导教师在科研上有追求、有奉献,也为了使学校科研工作走出困境,步入大道,年近古稀的潘先生不辞辛劳,经常率各系所的精兵强将走出校门,奔向社会,寻求科技合作伙伴,争取各种科研经费。十年来,潘先生跑遍了全省各地,并逐个拜访了在南昌的省级有关部门,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令他欣慰的是,科研工作终于结出了硕果。“九五”期间,南昌大学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766项,其中国家“863”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7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6项,人文社科奖12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12届中国图书奖2项,有200项科研成果向社会转化。拥有涉及机电、化工、医药、信息等领域20多家校办企业,为江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实现了他的“江西举全省之力建设南昌大学,南昌大学要举全校之力回报江西人民”的诺言。

    求真务实是潘先生一贯的工作作风,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南昌大学的学科调整,管理体制改革,学校发展规划,财政预算等每项工作,他都会到干部、教师、职工中听取意见,对已实施的政策,注意收集意见,不足之处,及时修正。如经费的切块管理,他发现有的院系将切块经费拿来装修办公室、会议室,购置桌椅板凳,没有真正用到教学科研上去,他对此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江西省举全省之力,投入1.36个亿建设南昌大学,如果我们没把这些钱用好,我们就对不起四千万江西父老。”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发生,他责成有关部门制定资金使用审查制度,在项目的审批和采购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力求杜绝浪费和腐败。

    2002年12月,潘先生改任为南昌大学名誉校长,但他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至今还留在南大人心中,记者凌一在《里程碑,于一月铸就》一文中,对潘先生这一精神作了如下描述:“南大人至今难忘,1994年酷热的暑假,为规划学科群,校领导一班人于持续40度左右高温的6周时间里,夜以继日,反复论证……。年近古稀且长期生活在京城的潘际銮校长,尽管身板硬朗,但也因酷暑加劳累明显消瘦了。赴庐山开会时,吴官正省长交给校党委书记周绍森一个任务:留潘校长在庐山休息一星期,但周书记未能完成任务。潘校长清晨上山,白天开会,当夜回校,次日又坐到‘火炉’边与一班人集体琢磨……”。记者陈渊平、黄虹在一篇《一蓑烟雨报桑梓》的文章中写道:“68岁高龄的潘际銮就任校长3年来,没有休息过一个寒暑假。1993年暑假忙于制定学生‘三制’方案,1994年暑假忙于组建学科群,1995年暑假忙于‘211工程’预审的准备工作;3个寒假也都用于处理职称评定工作。南大人清楚地记得,1995年大年初一,潘际銮校长为了准备‘两会’代表参观,亲自深入建设工地检查;1996年2月,正当‘211工程’预审通过后的第三天,潘校长马不停蹄冒着风雪严寒去贵溪洽谈一个科研项目……”。南大的学子们称潘先生是“毫无架子,风度优雅,值得人尊敬的长者。”有的学子甚至说:“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还有几个校长能像老校长这样纯粹,这样厚德,这样让人尊敬!”

    每当谈及他对南昌大学和对江西省高教育事业的贡献时,潘先生总是说:“南昌大学能成为全国重点建设大学,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英明决策,得益于吴官正省长的关怀,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得益于班子工作相互配合。南昌大学的每一点进步,都来之不易,都凝聚了大家的智慧和汗水,我个人只是做了些微不足道的工作。”

    潘际銮先生在国际同行中的声望日隆,各种国际学术活动和国际学术头衔纷至沓来。1982年在第35届国际焊接学会上,他被推选为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

    对于名誉和地位,潘际銮先生认为,那“只是奋斗的结果,但决不应是奋斗的目标!”他始终认为:只有当自己的的创造发明获得成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利益时,才会享受到人生的真正幸福。

    潘际銮,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原南昌大学校长。1927年12月24日生,江西瑞昌人。1948年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195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研究生毕业。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材料科学与工程评审组组长、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中国焊接学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德国亚琛大学、德国汉诺威大学客座教授等。曾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焊接最高荣誉奖、北京市特等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编辑:韦唯敏)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