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11日12点中午,武汉大学物理学院实验楼管理员陈师傅一家正围在饭桌前用餐。“咚咚咚”,有人敲门,“陈师傅,我要进实验室做实验。”站在门前踹着粗气、头上雨水未干的学生陈师傅再熟悉不过了,他是2004年考上武汉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的廖蕾。就是那位总是最先到、最后离开实验室的学生。
“前一段时间我向美国物理学会《应用物理快报》投了一篇研究氧化锌纳米材料的论文,昨天收到信件通知,让我对论文进行修改,所以正月初三就赶到学校。”20天后,廖蕾的论文《自组装氧化锌纳米螺杆阵列的生长、机构及场发射》在该杂志发表,论文实验结果图还被作为当期杂志封面刊登。这是廖蕾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影响因子达3.997。初次成功,让他感受到科研的乐趣。如今,已是博士研究生的廖蕾正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做合作研究,主攻利用化学气相沉积系统研究氧化锌纳米线和碳纳米管的可控生长以及相应材料的物理、化学等性质。
从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在三年多时间内,廖蕾就在SCI期刊上发表了20篇论文,其中第一作者10篇,主要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会刊》、英国《纳米科技》、美国《物理化学杂志》、《应用物理快报》、以及《应用物理杂志》等多个国际著名期刊上。论文被引用次数多达80次,其中以他为第一作者的《应用物理快报》封面论文单篇被引用次数已达20多次。他还多次被邀请参加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等机构主办的纳米材料重要研讨会。2006年12月和2007年3月,廖蕾的导师李金钗两次收到“版权使用许可请求表”,美国科学出版社将要出版的《纳米科学与技术百科全书》第二版的两章中将分别引用廖蕾为第一作者的两篇论文的研究结果。
在导师李金钗和同学看来,“早”和“勤”以及广泛深入了解国际最新科研进展、善于思索,加上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热爱实验工作是廖蕾在学术上取得超出同期学生的最大“秘诀”。
“早起的鸟儿吃虫多。”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廖蕾就开始参与老师的课题实验,并体会到“重复———失败———修改———成功的快乐”。廖蕾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同学周炜说:“做实验是很枯燥乏味的事情,而廖蕾就像先知先觉一样,乐此不疲地埋头于一遍又一遍的实验中,所以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他就发表了一篇非常漂亮的论文。”
“先知先觉?其实我没有特别早地确立科研目标,就是2003年进的实验室,开始就是想做做事情,‘光说不做,不是好把式嘛’。在实验的过程中,渐渐地发现实验中的一些有趣的事情,才慢慢地有了一些目标。”有了目标的廖蕾从此甘于“坐冷板凳”。李金钗教授这样评价他的弟子廖蕾:“他热衷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常常成天泡在实验室里。”
如果廖蕾不在实验室,多半能在图书馆或资料室找到他。他阅读的学术典籍和论文超过1000篇。广泛阅读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视野,启迪了他的智慧,增强了他的信心,激发了他的灵感,奠定了他创造性开展研究的基础。廖蕾和导师李金钗设计的变温电子场发射测试样品台,在纳米线阵列的低温至高温场发射行为研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廖蕾还根据实验需要完成了把一台热蒸发设备改装成直流磁控溅射系统,为科研工作的深入创造重要条件。廖蕾认为:“科研的过程就像吃苦瓜,虽然苦,但有营养,所以我会沿着科研的路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