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基础篇 >> 绩效管理 >> 正文

不同类型企业绩效管理模式应有所不同
转自: 时间:2008年03月13日09:48

       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雷敏)国内许多大型企业已建立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绩效管理模式,管理学界的专家认为,不同类型企业绩效管理模式应有所不同。

      17日在此间召开的IT环境下企业绩效管理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国青表示,企业在选择信息化绩效管理模式时,应关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目标,是为了维护品牌还是节省成本?分析完成目标有哪些关键因素,以这些因素为主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二是企业运转的关键环节;三是信息技术在企业运转中的战略地位,并非所有企业都需要上绩效管理项目。他认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绩效管理模式应有所不同。国内企业应结合实际,不要盲目引进国外管理软件搞“一刀切”。

      2002年至2004年,陈国青对包括中远集团、神州数码在内的100多家中国企业进行了信息化绩效管理调研。调查显示,目前国内企业信息化绩效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贸易中间商模式,信息化技术的引进尊重客户的传统习惯;二是大型国企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绩效管理取得明显效果与领导的强势推行分不开;三是IT企业模式,信息化技术必须与企业文化很好地融合。

      北京大学光华海波龙企业绩效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李东也认为,绩效管理代表当今世界上最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涉及企业的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等多领域知识。但国内企业绩效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引进国外许多信息化绩效管理软件,但缺乏基于本土企业文化进行的应用模式研究。

(编辑:贺芳)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