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企业之窗 >> 企业新闻 >> 正文

提前5天 广东电网全面复电
转自: 时间:2008年03月03日08:37

浴“雪”决战南岭
——广东电网抗冰抢修复电回眸


记者 龙建平 通讯员王小春


    凝冻、抗冰,成了2008年到来的第一个关键词。一场百年罕见雪凝铺天盖地席卷南中国。寒风怒吼、冰雪皑皑、冰坚如石,输电线路覆冰严重,一台台配电变压器变成了透明的“水晶宫”,一条条输电线成了大号的“金箍棒”。
    风雪肆虐,冰灾造成广东电网倒杆(塔)15973基,断线13307处,受损导、地线和光缆3992.2千米,32座变电站、451回线路停运,全省12个市县、66个乡镇、21.1万户、83.9万人供电受到影响。其中韶关南雄、始兴、乐昌和清远的“三连一阳”等县域电网基本上面临重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2月24日,在广东清远灾区视察的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袁懋振感叹道:广东局部地区电网损毁程度不亚于贵州。
    面对灾情,广东电网公司应声而动,奏响了可歌可泣的抗灾保电雄浑乐章。

 
靠前指挥
科学决策机制高效运转


    1月20日,贵州及湖南送电广东的通道相继发生跳闸和停运,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开始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一场与冰雪的战斗悄然打响。广东电网迅速启动电网应急机制,为应对电网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做了充分准备。22日晚,南方电网发出支援贵州电网抗冰救灾的号召,广东电网快速响应,迅速调集精兵强将千里驰援贵州。
    春节前,广东电网援黔大军源源不断开往贵州。此时此刻,风雪由北向南一路摧城拔寨:1月24日0时50分,韶关220千伏坪通线跳闸,强送不成功;1月26日8时58分,清远220千伏安螺线B、C相故障跳闸,强送不成功……粤北电网告急!
    大灾急难面前,援外?保内?难题摆到了广东电网吴周春总经理、黄建军书记面前,他们清醒地意识到,这是一场既考验勇气,又考验智慧的“战争”,他们没有犹豫,果断决定——既要援外,也要保内。务必集全网之力,打一场援外保内抢险复电双赢攻坚战。一方面派出1500多精兵继续驰援贵州;一方面取消春节放假,全体动员。紧急采购应急柴油发电车(机)送往粤北、贵州,确保春节期间广东、贵州受灾地区实现“村村通电”。
    与此同时,为让受损线路尽快恢复运行,大年初二,冰雪尚未消融,广东电网抢修队已经陆续奔赴粤北、贵州、湖南,开始了三线作战的艰难历程。大年初三,广东电网抗灾抢修复电总指挥部成立,赴贵州抗冰救灾现场工作领导小组和韶关、清远抢修督导组和两个供电局的抢修指挥部成立,广东电网抗灾抢险应急体系迅速形成。
    广东电网抗灾抢修复电总指挥吴周春总经理一直在韶关、清远灾区冰天雪地的抗冰复电一线靠前指挥,黄建军书记坐镇清远现场解决抢修复电难题;赖佳栋、金基民、于俊岭、廖建平、徐达明、王江、林雄、辛瀑、陈山、祁寿枝、赖康等公司领导顶风冒雪、在最前线督战……
    哪里灾情最严重,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广东电网韶关前线指挥部移到了受灾最严重的乳源,清远前线指挥部设在了重灾区连州。大年初八,在韶关抗灾前线,南方电网袁懋振董事长亲自见证了广东电网公司总经理吴周春与各参战单位一把手签署军令状:3月5日前,全省灾区恢复正常供电目标务期必成。
    令行措施,一道道急令发向灾区,一项项措施紧急启动。决策者的信念、智慧、胆识、情怀,决策者的坚定、敏锐、感召、力量,在危急时刻彰显得如此淋漓尽致!广东电网党政领导身先士卒,科学决策机制高效运转,抗灾勇士众志成城,构筑起了广东抗冰复电的坚强防线。

爬冰卧雪
一定让灾区人民过亮堂春节

 

    广东冰灾来得迟,但来得猛。一次寒潮未退,另一次寒潮又来,春节步步临近,冰灾步步升级。输电铁塔不堪覆冰压力而倒塌,高压线断落山间。
    大雪封路,覆冰严重。春节日益临近,短时间内电网根本无法全面修复。广东电网领导班子果断决定:“三保”必行。一要确保春节期间全省电网安全运行,确保京广、京珠等交通大动脉的供电;二要全力抢险自救,紧急采购1554台应急柴油发电机送往粤北、贵州,确保春节期间粤北灾区村村通电;三在自救的同时,继续加大支援贵州电网抗冰抢修复电工作力度。通过三线作战,实现黄华华省长提出的春节期间全省受灾地区“村村通电”目标。
    为了在除夕前点亮灾区万家灯火,成千上万的广东电网人奋战的崇山峻岭、冰天雪地之中,用热血呵护着灾区的光明。
    在韶关,记者见到了来自广东省输变电工程公司的抢修小队。带班班长涂代平介绍,他们这个抢修小队有60多人,春节前下大雪,路面凝冰厚度达30厘米,白天的气温都在零下4℃左右,晚上能把人“冻透”。从临时驻地到抢修点之间无路可走,要步行一两个小时才能到达。队员们不知摔了多少个跟斗,湿了多少身衣服,才用砍刀开出了一条小路。涂代平冲着天空哈了一口气说:“工作这么多年了,还是被这里恶劣的环境吓了一跳。”涂代平说,白天,抢修队员们带上干粮互相搀扶,在湿滑的冰面上行进,对高山上损毁的铁塔进行拆除,晚上,就挤在军用帐篷里相互依偎着取暖进入梦乡。
    在清远,2月3日晚,连州市龙坪镇街头。一个拥有4600人口、方圆800米的小镇从晚上八时起就悄无声息,原因是—断电。由于受冰凌侵害,龙坪镇供电线路多处出现倒塔、断线,造成龙坪电站无法正常供电。
    此时,江门供电局赴清远抢险队正开着500千瓦移动发电车,翻山越岭,跋涉500公里向龙坪靠近,并于深夜赶到了。
    虽然天气严寒,但发电车护栏外,还是里三层外三层围了几十户居民,一双双期盼的眼睛,盯着抢险作业的队员们。马上就要过年了,可居民们电视没法看、水供应不了、米碾不成,抢险队队员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要让居民过一个亮堂堂的春节”这是队员们最大的心愿。
   2月4日,抢险队采用发电车对龙坪墟镇开始进行供电。“有电了,今晚吃饭不用又点蜡烛了!”居民钟大叔笑得合不拢嘴。然而,当钟大叔开心地坐地久违的电视机前收看节目时,抢险队员们的任务还在进行。他们需要用手动加油器为发电车加油,每次加油300升,一个人加累了,换下一个人,轮流上阵。大伙马不停蹄赶工,终于“激活”龙坪电站,“唤醒”沉睡了10天的小镇,4600多居民全部用上了电,抽水站也恢复运行,这仅仅是“光明”的一个缩影。
   人们不会忘记这些浴“雪”奋战的光明使者:1月27日,韶关始兴供电局马市供电所的刘焕松同志,在登杆抢修供电线路时,由于倒杆不幸因公殉职。2月4日,清远阳山供电局附城供电所的黄伟明同志,在吊装抢运电线杆时,由于吊车侧翻不幸因公殉职。
   皑皑白雪有泪,当为这些热血汉子抛洒;巍巍冰山有知,当为严寒中的南粤电力铁军见证。人们相信烈士的英灵永远守护着那些传输光明与温暖的电线、电塔……
大年三十,粤北韶关、清远灾区的灯亮了,灾区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此时此刻,成千上万的广东电网员工正在冰天雪地中用热血和生命守护着光明。

吹响集结号
率先全国恢复灾区正常供电


    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悦中,广东电网已经吹响了全面恢复灾区正常供电的战斗号角。
   “3月5日全面恢复电网正常运行”,铮铮誓言掷地有声。2月8日大年初二下午,广东电网公司在韶关、清远两个受灾最严重地区分别召开抗冰复电抢修动员大会,制定了详细周密的灾区抢修复电工作方案,广东电网抗灾工作由应急供电迅速转入全面抢修复电阶段。
   2月14日,广东电网公司抢修单位层层签订了抢修复电及保障电力供应责任状,表达一定在3月5日前完成全部抢修工作的决心。
    吹响集结号!全省各地的供电抢修队员一批一批奔赴一线;在通往灾区的公路上,一部部装满抢修材料和人员的车辆呼啸而去;绵延几十公里的输电线路铁塔上一组又一组的施工人员日夜奋战……
    前线,雪仍没有融化。在粤北灾区,暴雪压山的痕迹仍清晰可见,只见遍山的松柏遭冰负重齐齐折断,飞架在山岭之间的电线消失不见,座座铁塔或低垂着头,或拦腰折断。
   沿线公路旁尽是红旗飘飘,“青年突击队”、“党员突击队”的旗帜布满山地,从全省各地抽调来的电力抢修队员在高山林间紧张地忙碌,路旁的民房成了电网抢修队员的驻扎营地。
由于道路交通全面受阻,施工环境相当恶劣,“最大的难题是损毁的电线杆、塔几乎都在山间,路面结冰严重,车辆无法前往,队员只好徒步前往事故地点,一公里的路程往往要花费一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
    而整个粤北,到处都是这样的场景。许多支队伍半夜抵达,清早就踏上了巡线的路途;多少人风餐露宿,整天也没能喝上一口热水;高山峻岭,到处闪现着电力员工的身影……截至2月26日10时,广东电网调集33850名员工、2959台车辆,一直奔忙在粤北、湘黔抗冰抢险的第一线。
    广州军区及武警总队共出动4730名官兵奋战在韶关、清远抗冰救灾抢险的第一线;灾区地方政府也组织调集约2000名施工人员协助抢修工作,4万军民在粤北大地展开了“浴雪”大决战。
   在韶关220千伏曲翁线38号和39号塔发生倒塔、断线,由于倒塔位置在海拔700多米的大宝山上,材料从堆放地点运送至倒塔处需要花费2个多小时,都是羊场小道,狭窄处仅能一人通行,12吨多重的塔材和导线等电力设施全靠人力运上山,运输异常困难。2月13日,驻韶部队派出270多名官兵前来支援,当日搬运塔材10多吨。塔材及时运达,大大加速了电网抢修复电的进度。
   后方不亚一线,紧张忙碌而有序。韶关、清远指挥部,每天晚上都是灯火通明。研究制定抢修方案、部署人员配置、协调解决问题、查阅施工图纸资料;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与战火纷纷的战地指挥机关没有差别。
   广东电网物流中心,办公桌上排满了从四面八方传来的信息,电脑荧屏不停闪着的是变化的数据,不停的有新的需求、订货、到货信息传来,汇总整理好的生产、运输、到货信息又如白鸽般飞向粤北灾区各个抗冰救灾工作点。
   新闻宣传组工作人员不远千里,追随抗灾队伍一同抵达贵州、粤北灾区,感同身受地行走在冰天雪地之间,用镜头反映了抗冰保电情况的每个细节,用笔记录电力人的酸甜苦辣,以新闻人特有的敏感和责任为勇士们壮行,鼓舞着一线战士坚强抗灾复电的决心……
   抗凝抢险捷报频传,电网恢复凯歌高奏。2月15日,韶关坪石地区110千伏塘田线导地线修复工作完成;2月16日,清远首座220千伏铁塔重新架起;2月19日,韶关首回220千伏线路复电;2月22日,清远首回220千伏线路复电……
    2月25日,抢修进入收尾阶段,冷空气却不期而至。奋战在一线的4万军民与二次凝冰短兵相接,广东电网迅速研究对策、调整抢修力量火速增援,凯旋日期再次被提前。2月29日,粤北地区损坏的座座铁塔全部重新耸立起来,一条条导线重新升到了空中,那些临时供电的乡村,次第亮起的温馨灯火不再暗淡!4万军民爬冰卧雪,用血肉之躯点亮万家灯火,提前5天完成任务——2月底全面恢复电网正常运行,完成了如此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全国率先恢复了灾区正常供电。

大爱无痕
责任企业援黔大显身手


    在粤北吹响抗冰号角的同时,活跃在贵州的重峦叠峰之间、乌江之滨的广东电网公司援黔抢险队战天险、跨乌江,打响外援第一枪。
  “我们一方面要倾全系统之力打好粤北抗冰救灾保卫战,同时也要为兄弟单位分忧、为老百姓做实事。”以吴周春总经理、黄建军书记为首的广东电网公司领导班子在灾难面前,将“责任”稳稳地扛在肩头。1月22日晚上9点,广东电网领导班子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援黔抗冰抢险工作。次日,广东电网副总经理徐达明带领首批抢险队员出征贵州,拉开了千里驰援贵州送光明的序幕。
    在贵州集结完毕,摆在公司援黔抢险队面前首要任务就是尽快打通220千伏都凯线。220千伏都凯线是供都匀电能的重要通道之一。都凯线是外援队伍在贵州抢修成功的第一条线路,公司援黔抢险队首战身手不凡。
    20千伏都凯线从220千伏都匀变电站起,至220千伏凯里变电站止,线路全长49.34千米,共113杆塔。为了摸清情况,徐达明副总经理穿着草鞋、撑着拐杖,一脚深一脚浅地踏着积雪,在零下3度的环境中足足走了3个小时。
    而此时的都匀,看不了报纸,看不了电视,听不了收音机,通讯信号中断,几乎成了一片孤城,人们生活陷入一片混乱。更严重的是,都匀剑江化肥厂氨罐内存放的液氨因事先未作妥善处理,如果一个星期不提供电源,随时有泄漏甚至爆炸的危险!
  援黔抗冰抢险队制定了周密的抢修方案,日夜兼程加紧施工。“一定要让都匀老百姓过年有电用”、“我一个人辛苦点算什么,你想一下都匀有多少人在等电用啊?”一句句普通的话语饱含的是广东电网人对灾区人民的深情。
     复电战鼓急,扬眉剑出鞘。在春节前夕的2月5日晚8时半,凯里电厂的电力进入都匀的通道终于打通。伴随着人们的笑声和爆竹声,因灾停电10多天的黔南州府都匀市一片光明,最为艰难的都匀电网抢险救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都凯线的抢修战役打得漂亮!”2月6日上午,中共黔南州委、黔南州人民政府以当地最高的礼节举行仪式,向广东电网公司赴贵州抗冰抢险队表达敬意和感谢,并送上感谢锦旗:“感谢广东电网公司:千里爱民不言酬心系灾区献真情。”
   都匀供电局也送来锦旗表达谢意:“感谢广东电网公司支援抗冰复电工作:情同手足、和谐南网”。
    大年初三,南方电网袁懋振董事长来到广东电网公司抢险队负责的500千伏鸭福Ⅰ回施工现场,慰问抢险一线员工。他说,为了早日恢复用电,你们顽强拼搏在抗冰抢险第一线,你们是光明的使者。
    人不歇鞍,马不停蹄。在完成都匀220千伏都凯线的抢修任务后,广东电网公司赴黔抢修队伍又投入到了500千伏鸭福I回线、鸭烽线、黔烽线和220千伏福都线的抢险工作中去,争分夺秒一定要让贵州人民早日用上光明电。
    2月27日,广东抗灾抢修复电的战斗还在继续,广东电网第三批赴贵州电网抗冰救灾抢险队从粤北决战的硝烟中已经走在支援贵州征途上……
    赤胆豪情破坚冰,冰雪无情人有情。一场雪凝灾害,犹如一场大考,广东电网人在南岭之巅用智慧和激情展开一场感天动地的生死决战,用生命和热血交上了一份出色答卷。


(编辑:银红丽)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