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赤城街道青年陈某和何某去年从电大毕业后,工作没有着落,心里非常焦急。日前,他俩通过某信息服务台的热线电话,了解到某广告公司要招收工作人员的消息,便前往应聘。一个自称是该公司“经理助理”的人热情接待了他俩,并带他们参观了公司设在一大厦的办公室,以让他们“眼见为实”。陈某和何某见该公司很有气派,且工薪不低,感到非常满意。这时,这个“经理助理”便与他俩签订了所谓的“聘用合同”,并让他俩每人支付了2000元的劳务押金,同时告诉他俩3天后就可以上班了。第四天上午,他俩到该公司上班时,不料这里已是人去楼空。据悉,类似以虚假信息骗取应聘求职人员钱财的案件在各地均有发生,值得应聘求职者高度警惕。 为了防止上当受骗,应聘求职者应对来自各种渠道、各种形式的招聘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和仔细辨别,特别是对那些随意散发、张贴的招聘广告,应倍加戒备,因为这样的广告根本没有经过工商和劳动等有关部门的审批,完全是用人单位的一面之词,不知其中到底掺杂了多少水分。而刊登在新闻媒体,特别是权威媒体上的招聘信息则是按照有关规定经过批准的,媒体还对某些信息向读者提出了相应的忠告,这样的信息可信度就高得多。 在获取信息之后,求职者还应向当地有关部门证实,有条件的话,最好到用人单位实地考察了解,面谈核实。如果用人单位在异地,可按照信息所提供的用人单位营业执照上所签的发证单位、用人单位的名称,通过其所在地的114查号台,设法向发证机关询问该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得到肯定后则应问清具体地点、法人代表、单位规模等大致情况。尔后再打电话至用人单位,证实“招聘”事宜,若有招聘,则要问清招聘的意向、条件、待遇等是否与招聘信息上所提供的相一致,尔后确定自己是否报名应聘。 求职者若通过上网浏览信息,最好是选择发布时间为近期的信息。如果对招聘信息发布时间较远的职位、工种感兴趣,可先打电话询问用人单位该职位或工种的招聘情况。 应聘求职者如果发现招聘信息中附加有“报名费”、“考试费”、“体检费”以及押金等条件,应倍加警惕。因为,收取这些费用本身就是违规,甚至是违法的。
(编辑:银红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