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全国政协委员邵秉仁
■本网记者 赵栋
2008年,我国改革开放迎来“而立”之年,在人们频繁提及“改革”二字的时候,更多地是在总结和梳理。而不断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的电力体制改革依旧在艰难前行。2008年,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改革列车有望实现进一步提速。
在电力体制改革棋至中盘之际,总结什么?梳理什么?下一步将如何进行?带着问题,记者在“两会”期间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监会原副主席邵秉仁。
改革是电力工业 发展的根本动力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为我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已建立起来。但这并不意味着改革便到此为止了。相反,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垄断行业包括电力体制改革。”曾任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的邵秉仁,从事了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有着丰富的体制改革经验,对于电力体制改革,他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热情,采访双方甫一落座,邵秉仁便谈起改革之事。
邵秉仁对于电力体制改革有着深刻和清醒的认识,他谈到,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政企分开、厂网分开基本实现,发电领域竞争态势已经形成,电力企业活力得到增强,电力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电力监管体制建设取得进展。在推进电力体制改革过程中也确保了安全生产和电力正常运行,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但是电力体制改革也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邵秉仁明确指出,电力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只是阶段性的,改革任务尚未全部完成,国务院“5号文”确定的目标并未完全实现,改革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同时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邵秉仁强调,国务院既定的改革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包括建立电力市场、推进电网的输配分开和农电体制改革等。
在电网建设方面,企业缺乏活力、投资渠道单一、发展滞后等问题仍然影响着电力行业良性、健康发展,无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因此,必须进行投资体制的改革。“这将有助于城市配电和农网改造的顺利进行,提高配网质量。”邵秉仁说。
在谈到电力监管机构能力建设问题时,邵秉仁强调,现阶段,国家电监会不仅要依据公开透明的法律、法规履行市场监管职责,而且还应该在强化现有监管职能的同时,被赋予更多的行政职能,只有赋予了一定的行业管理职能,才能树立监管权威,推进行业监管。
以上的考虑,均需要改革来作出回答。
“必须在巩固已有改革成果的同时,把电力体制改革继续推向深入,打破电力行业垄断体制,推进电力市场建设,促进电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人民群众得到质优价廉的电力服务。”邵秉仁再次强调。
电力工业发展 必须统筹规划
改革,需要推进,问题,需要反思。针对今年1月中旬以来灾害天气对南方电力设施的影响,邵秉仁表示,科学发展是电力工业的必然要求。
“电力一旦出现问题,特别是在工业化时代,那将是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必须仔细审视,认真总结这场抗灾救灾斗争的经验,更好地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更好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更好地推进现代化建设。”
他强调,电力行业尽管在抗灾保电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必须看到电力行业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的不足之处。在反思阶段,他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重新研究制定能源、电力发展规划,并纳入到原有“十一五”发展规划当中。由于灾害天气的破坏影响,必须从战略指导、发展规划、应急预案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新的规划,充实完善“十一五”规划。
第二,要充分考虑电网的合理规划布局,在电网规划中既要重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又要重视经济性。如在新疆、海南、西藏等地区,出于安全和经济考虑,可以考虑独立成网。“目前看来,电网方面500千伏输电线路并没有满负荷运行,出于经济性和安全性考虑,在实践中并不需急于思考如何提高电压等级,而是要充分发挥500千伏输电线路的作用,提高利用率。”
第三,电源的布局应该更加科学合理。我国能源建设根据资源分布状况和各地的电力需要以及电网布置,应充分考虑电源的规模结构,不宜简单的“居小上大”,要加强负荷中心的保安电源,特别是在大中城市周边要有备用电源,分散布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统筹规划,出于经济性和安全性考虑,可以采取输煤、输电并举的措施,同时补充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电源点。
第四,要协调好煤电之间的矛盾,关键是要理顺电力价格。“市场煤”和“计划电”矛盾重重,要结合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尽快建立与发电环节竞争相适应的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初步建立有利于促进电网健康发展的输、配电价格机制。在CPI持续上扬的条件下,煤电联动不应是销售电价与电煤销售价格联动,而应是电煤价格与上网电价联动,要反映资源状况和电力供求关系。电网是垄断企业,负有社会公益职能,可适当降低电网企业利润,让利于发电企业,确保发电企业安全稳定供电。
第五,关注电网建设技术标准问题。今后建设时要综合考虑各方因素,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实施不同的设计、施工标准,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无论是电力体制改革的继续推进,还是对灾害天气以及电力建设的反思,均需要改革作出回答。最后,邵秉仁再一次强调,“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仍然需要在改革当中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