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科学发展将被更多地提及,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电力行业的科学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面对资源、环境和电力迅速发展的矛盾,又好又快成为最好的选择,但是如何“好”怎样“快”,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全国两会召开之际,记者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蔡国雄,希望以小见大,以实际案例解释如何保证电力行业的科学发展。
给创新型成果一个应用的环境
蔡国雄说道,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但我国在自主创新包括鼓励自主创新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有时候甚至在同等条件下,大多数人往往抱有‘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的想法,迷信和依赖国外的产品。”蔡国雄举例说明,电力行业很多设备需要有运行经验才可以装备运行,而现实中既然是创新出的成果,必定是新的产品,往往是没有运行经验,因此也就被限制而无法投入使用,失去了运行、检验的机会和环境。
“很多情况下,相比国内自主创新的成果,中标的往往是国外有运行经验的设备,这种选择方式可以理解,但是它不自觉地便剥夺了国内设备走入市场展示自我的机会。”蔡国雄特别强调,大多数情况下,国产设备并非都逊于国外产品,事实证明,随着我国科技研发能力的提高,我国已经掌握和积累了一大批关键技术和设备制造经验,自主创新设备的技术特点和各项参数也往往能够达到或者超过国外一些先进设备,但由于长期积累的对于国外设备的过度迷信,造成国内的自主创新产品一再被“雪藏”。
面对这种状况,蔡国雄表示,要鼓励自主创新,鼓励自主创新成果的应用。在制度设计上,可以对购买了国外设备后出现质量问题的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责,同时对购买国内产品进行鼓励。
“但是要保证国内和国外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等各方面处在相同的水平,否则就会涉嫌贸易保护。”
为分布式发电提供制度保障
社会对能源与电力供应的质量与安全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蔡国雄早在担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时便提出为开展分布式发电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提案,而今年初南方地区持续的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大面积停电事故,使得分布式发电被更多的人提及,自始至终关注于此的蔡国雄再一次向记者阐述了分布式发电的必要性。
“分布式发电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各种可用的分散存在的能源,包括本地可方便获取的化石类燃料和可再生能源,并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最重要的是,将最大程度的保证负荷区域的供电安全。”蔡国雄在解释了分布式发电的优点后,对南方冰冻灾害进行了反思。“以今年受灾严重的郴州为例,如果当时在郴州地方有一些中小电厂能够支撑,即使灾害使这些中小电厂无法与骨干网连接,但是至少能够保证郴州地区重要的电力负荷的供电,不至于酿成大的灾害。”
基于以上原因考虑,蔡国雄提出,在建设大规模电厂和建立骨干电网的同时,应该从防灾的角度考虑,在部分地区保留一部分中小电厂,作为保安电源,形成区域电网,确保在主网瘫痪后能够独立运行。沿着这一思路深入,蔡国雄提到了分布式发电。
考虑到分布式发电的诸多问题,为保证该项目能够顺利开展,蔡国雄提出,要为分布式发电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制定考虑各方利益的分布式发电电能的上网电价。同时制定相关法规明确投资、回报问题,调动各地开展分布式发电的积极性。
“电力行业科学发展需要统筹考虑,根据国情制定不同的标准、不同的体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蔡国雄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