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度和硫容量是脱硫剂脱硫技术中的两项主要指标,我们所指的硫容即是在保证达到即定的脱硫净化度(如出口含硫小于0.1ppm)时,脱硫剂吸收硫的数量,可用体积硫容(公斤S/米3脱硫剂)或重量硫容(公斤S/100公斤脱硫剂)来表示。
就脱硫剂本身而言,最大硫容取决于:①单位体积中复合氧化铁的数量,这与铁锌钙(金属)含量和堆密度有关②一定量脱硫剂中复合氧化铁的可利用率,它依赖于孔体积和有效表面积③远输、装填和使用过程中的抗破损强度,以上三点均是脱硫剂自身的特性。
除了脱硫剂本身特性外,工艺条件也影响硫容,如硫容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硫容随空速增加而减小,以及工艺气中硫化物的形态,浓度和水蒸汽含量也会影响硫容。这是因为不同于其它催化剂,脱硫剂的吸收前将会呈现活塞式的移动,而且床层各部分复合氧化铁都会吸收硫直至被安全硫化,此时即达到理论硫容,实际上,由于气体扩散需要一个过程,而且随着硫化铁的生成,硫化氢分子扩散入脱硫剂内部与内表面反应的阻力加大(硫化铁分子体积大于氧化铁,会堵塞孔通),这就使得反应器中某一截面上气流中的硫化氢尚未完全反应掉,气体就流到下一截面,以致于形成了床层出现饱和区、反应区、洁净区等不同区段。为保证出口气中硫含量不超标,要有一段反应区,为此,干法脱硫剂需高/径比≥3。
(编辑:韦唯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