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青青校园 >> 校园文化 >> 正文

诚信教育不可或缺
转自: 时间:2008年05月21日09:34

      虽然今年的高考已经结束,但由高考作文题引发的关于诚信问题的思考并未落幕。
  显然,作文题目中那位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的年轻人,在被迫要丢掉一个“背囊”才能过河的情况下,在“金钱、美貌、荣誉、诚信”等七种品质中选择丢掉诚信是错误的。如果考生在写作文时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算是达到了出题者的目的。虽然那位年轻人丢掉了诚信得以渡过河去,但不难预料,在今后的路途上,他必将因为诚信的缺失,而失去更多的东西,如果考生在写作文时明白了这个道理,那将是考生参加高考的最大收获。
  当然,现在社会上,坑蒙拐骗等与诚信背道而驰的事时常发生,老实人总是吃亏。但是,诚信的缺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没有得到完善和健全之前,是在社会和个人信用制度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出现的问题,有其必然性。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建立和完善起来,社会和个人信用制度建立起来之后,诚信的缺失会依然存在,只不过到了那时,情况会大大好于现在。诚信将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相互交往和合作的基础,诚信将会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或企业不可或缺的一张真正的“金质名片”。
  诚信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用金钱是无法买到的,而诚信的价值也正在于此,这一点可以在许多成功者的身上得到印证。很难想象,一个抛弃了诚信,靠撒谎和欺骗的人在所奋斗的事业上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因为,成功除了靠个人的智慧和努力之外,与人合作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而合作的基础是建立在诚信这块基石上的。
  因此,不能因为社会上出现了诚信的缺失而悲观地认为,诚信过时了,诚信不重要了。应该看到,社会始终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的,人类的文明也是在不断地进步。正因为社会上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搞诚信教育才有必要,诚信教育不但不能放弃,而且还要大大加强。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人。要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诚信自然不可缺。现在,正在全面实施的素质教育,其首要目标就是做人教育。如果抛弃了诚信教育,教育的完整性将遭到破坏,甚至会导致教育偏离轨道。
  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应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同时还要寻找好突破口。除了要在课堂上向学生教授书本上有关诚信的内容外,还应该把社会当作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大课堂,教育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上出现的诚信缺失的现象,要用科学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去看待诚信缺失的现象,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起做人要诚实、讲信用的观念。
  高考作文题中那位年轻人显然犯了目光短浅的错误。虽然他抛弃了“诚信”,留下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并得以过河,但在未来的道路上,他所留下的这些东西,都将会因为诚信的缺失而离他而去。


(编辑:贺芳)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