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企业之窗 >> 企业新闻 >> 正文

德阳电网已基本恢复供电能力
转自: 时间:2008年05月23日08:36

本网讯 记者 李其碧 现场报道5.12”汶川大地震使四川德阳电网遭到严重破坏。经过广大电力员工日夜奋战和艰苦卓绝的抢修,截至52018,德阳电网已基本恢复供电能力。

据悉,在大地震中,德阳电网变电一次设备受损严重,94座变电站40座停电,全局农村配网发生大面积停电,共计197条农村配网10千伏线路停运,94万户农村用户中69万余户停电。震灾造成10处供电所办公房屋倒塌,73处房屋出现较重裂痕,有的已成为危房,变压器损坏462台,配电室倒塌160间,农村线路损坏主要集中在接户线,约有38463处。

灾情发生后,国家电网德阳电业局连夜组织抢险救灾,先后恢复220千伏云西变电站、新市变电站等重要变电站的供电,在第一时间确保了救援抢险用电。在国家电网公司的关怀下,四川泸州电业局、眉山电力公司、湖南省电力公司等相继都派出抢修队伍与德阳电力员工并肩作战。截至记者发稿时,德阳电网220千伏变电站已全部恢复运行,110千伏变电站已恢复16座,35千伏变电站已恢复15座;除重灾区的线路,大部分线路已运行;目前,旌阳区、广汉市、罗江县、中江县城、农网全部恢复供电。重灾区什邡只有红白镇未恢复供电,其它地区均已供电。绵竹市20个乡镇,除九龙镇、遵道镇正在抢修中,其它乡镇已全部和部分恢复供电。

据德阳电业局副局长王更生介绍:在抢险救灾的同时,电力营销也在积极工作,准备为用电客户提供可靠电源保证,确保用电客户的用电需求。

王更生副局长告诉记者:从14日开始,德阳电业局已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全市157户重要企业进行了慰问走访。在慰问走访中,详细了解用电客户在本次地震中受灾和生产自救的情况,对下一步恢复生产用电进行了初步的规划和安排。同时,为确保用电客户的用电安全,向用电客户宣传德阳市政府关于企业恢复生产用电的总体要求:凡是用电客户要恢复生产用电,必须经过企业自查、地方安监局验收并报请当地经济局书面确认后,供电局方可安排投运;对于重要和高危用电客户,还必须经过市经委、电业局书面确认。

根据德阳电力调度中心的数据显示,经过供用电双方的共同努力,德阳电网的用电负荷在短时期内已从地震后不足10万千瓦恢复到51943万千瓦。由此可见,德阳电网还有较大的供电富裕容量,完全能够满足工业用电客户的电力需求,为当地经济的恢复和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相关新闻:

 

   德阳电业局灾后保电总动员

 

本网讯 通讯员 彭秀月周华曹 华英 报道 520日晚上8点,天渐渐黑了下来,零星飘着细细的雨点。当笔者来到什邡市宏义机械厂,看到那里的厂房内安置了大量的受灾群众。随访的几位受灾群众中有一位来自重灾区蓥华镇,她告诉我们:因为地震,家园尽毁,所幸能安全转移到什邡城区,各方的援助不断,让我们安顿了下来。临时住在这里有两千多人,要是没用电照明,都不敢想象是个什么样子。有几个晚上,余震不断,雷雨交加,大地震把我们震怕了,要是没有电,心里肯定慌。这里有的人失去了亲人和朋友,那还不晓得有好恼火。没有电,两千多人晚上上个厕所都不方便,说不定还要把人踩到。

 “5.12”大地震后,德阳电业局迅速做出反应,各供电局紧急为当地政府抗震救灾临时指挥中心、居民救助点和移动基站用电提供电力保障。

位于绵竹市汉旺镇的东方汽轮机厂是此次受灾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为了保障救援通道的畅通,德阳电业局共产党员服务队反应迅速。513日上午队员鲁鹏、张增智主动请命赶往汉旺镇,为东汽大门前的一段抢修生命线提供路灯照明。

到达绵竹后,在电力抢修指挥部的统一调配下,鲁鹏、张增智迅速赶往绵竹市人民医院。晚上6点多,当应急发电车抵达医院时,院方人员激动不已:感谢电力部门雪中送炭,没有照明就没有办法晚上抢救伤员,这下可好了!随后,两名队员迅速搭接起应急电源,恢复了医院的照明用电。面对不断增加的伤员,院方已显得力不从心,两名队员又立即加入到抢救伤员的队伍当中,为医院搬送药品及伤员。

来不及喝一口水,鲁鹏接到电力抢修指挥部的电话说要求派一名队员立即前往九龙小学救援。时间就是生命,多次参加保电工作,对各种应急电源十分熟悉的队员鲁鹏毅然决定自己前往九龙小学,留下张增智坚守人民医院。当他携应急电源赶到九龙小学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救援人员依靠着手提式照明工具开展工作,救援工作进度缓慢,而此时三百多名儿童正被掩埋在废墟当中,时刻都有生命危险。此时的一分甚至一秒,都可能挽救一条或是更多生命。

513日晚1120分,雨一直下个不停,气温较低,什邡供电局供电保障班班长陈俊文带领班上6名员工,赶往什邡市宏义机械厂……

由于地震原因,大量受灾群众涌向什邡市城区,市临时指挥中心在宏义机械厂搭建了临时安置帐篷,让400多名受灾群众暂住。要求供电局立即解决该处的用电问题。接到任务后,供电保障班立即出动,为暂住点搭接临时线路200多米,并装灯接电。

514日下午4点,什邡供电局又接到市抗震救灾临时指挥部通知,什邡市宏义机械厂还将安置受灾群众2000多人,亟待解决用电问题。于是什邡供电保障班带着任务再次出动12名工作班成员迅速赶往宏义机械厂。由于该厂新修的厂房框架无地方固定皮线,故1200多米的线路需全部经房顶绕过,工程量较大,他们克服了施工上的重重困难,于当天下午640分施工完毕,解决临时用电问题,使2500名受灾群众得以妥善安置。

陆续设立的临时安置点分布在什邡中学、什邡广场、蓥华山路、体育场等共计34处,安置受灾群众及伤员58093人。

截止发稿时止,德阳电业局已成功保电德阳地区政府抗震救灾临时指挥中心83个;紧急搭接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电源119处;使299456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保障移动通信基站用电205个,使德阳地区的灾情和救援情况得以及时传递。

 

 相关新闻 :

 

 活下来 走出去
 ——德阳电业局德润公司8名员工灾中自救侧记

本网通讯员  郭海 周斌  报道


     5月19日下午2点28分,汽笛齐鸣,举国悲伤。国家电网四川德阳电业局德润公司的吴锐低下头,心中涌上难以言喻的悲痛,就在4天前,他和7位同事才从这场巨大的灾难中幸存下来,凭着坚强的毅力和强烈的求生意识,脱离险境,回到日夜期盼他们的家人和同事身边。而一个叫魏娜的女孩子,却被埋在了废墟下面。
                                  灾难中:我们活了下来
    德润公司的9个年轻人是在2006年被德润公司派往阿坝电力公司220kv银杏变电站工作的。该站距离5.12大地震震中心映秀镇只有8.8公里,平时没有值班的人员就住在映秀镇的宿舍里面。
    灾难发生时,副站长吴锐刚从站上回到宿舍准备休息一下。
    “我听见四周传来像是放炮的巨大声响,接着房屋开始剧烈的震动,等我反应过来是地震的时候已经来不急了,最多20秒,房子就塌了”。回忆起那恐怖的一幕,吴锐仍心有余悸。等到震动停止下来,他打开房门,看见眼前已经变成一片废墟,楼梯已经不在。顺着水管慢慢爬下楼后,他发现整栋宿舍只剩下自己居住的这个单元左边的几层楼,其余全部坍塌,万幸的是,住在他楼下的赵亨奎、佘蓓,以及在外面的黄安兵也成为幸存者。而住在已经坍塌的单元楼的扬玉春因为掉到楼梯间的夹缝中得以逃生。“十分钟前魏娜还给同事送了些樱桃……,”说到这,吴锐低下头沉默了,那个送樱桃的女孩已经被埋在了坍塌的废墟下面。
    生存下去,等待救援部队的到来!是5个年轻人唯一的愿望。在略微稳定了情绪之后,大家找到单位一辆完好的越野车住进去,并两人一组出去寻找水和食物。    
    四周都是痛苦的呻吟和绝望的呼喊,在一个学校的废墟里,当大家搬开一块石头时,看见一位老师变形的躯体下面,竟然还护着两个活着的学生,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吴锐3人,他们也开始救助他人。没有工具,他们就用手去抬那些巨大的石板,“我们前后大概从废墟中救了7、8个人出来。”黄安兵回忆说。
    坚持到14号,映秀镇的环境已经非常恶劣了,当时国家派出的空中救援部队已经到达映秀,了解到都江堰到映秀的水路已经通畅,他们决定步行前往映秀铝厂。
                                求生时:却把食物留给更需要的人
    灾难来临的那一瞬间,处在山坳里的220kv银杏站上还有3名值班人员,他们是值班长岳佳,值班员秦振华、田雪梅。当地震发生时,他们全部冲到楼下,等到震动过去,他们看见牢固的主控楼还没有倒塌,于是,3个年轻人又冲上楼去,拿出安全帽和救生衣。
    后来回忆起这个举动,他们都说:“幸好带上安全帽,否则后果难以想象”。从未有过野外生存经验的3个年轻人却敏锐的发现,站边泯江的水渐渐少了,怕上流因为地震引起洪水,他们决定不再等待救援,而是自己走出去。食堂里面还剩下不多的食物,而站里还有阿坝公司的工作人员和保安,岳佳一行只带了一瓶矿泉水就出发了。
    “我们出去还可以找食物,站上还有更需要食物的人。”岳佳告诉笔者。在逃生的路上,他们3人在地里挖了一根莴苣,几个土豆分来吃了。一瓶矿泉水,实在渴得不行了,才喝上一小口,矿泉水喝完之后,就接雨水喝。
    “是什么支撑着你们坚持下来的”?笔者问他们。
    “是求生意识,回家与家人团聚的强烈愿望!”岳佳告诉笔者。
                             回家路:我们牵着手一起走
    映秀的夜晚漆黑恐怖。为了保证所有人的安全,吴锐一行人定下一个“生存原则”:找食物必须两个人同行,女孩子不能单独行动。大家要相互扶持,共同进退。 
  不断发生的余震、滑坡和泥石流,让岳佳一行人更感求生路的艰难。脚下是一尺宽的泥泞小路,一边是飞石、泥沙不断的高山,一边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岳佳、秦振华、田雪梅三人手拉着手慢慢的在山路上行走,石头打在安全帽上碰碰作响。“如果田学梅没带安全帽就完了。”岳佳说。个子娇小的田雪梅一不留神脚下一滑,随着泥土摔了出去,她紧紧抱着一个救命的大石头,随行的村民连忙放下身上背的水和菜,小心翼翼踩着滑坡的泥土摸下去将她拉上来。
   就这样,他们手牵着手,相互扶持,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回家的路。走了近70个小时,他们终于走到映秀铝厂,搭上了省电力公司派去的冲锋舟。
     “她们女生从地震发生到最后走出来,没有掉一滴眼泪。”!吴锐告诉我们。
    地震发生后,由于通信中断,道路不通。在大家的期盼中,5月15日下午,吴锐、赵亨奎、佘蓓、黄安兵回到了德阳,晚上, 岳佳、秦振华、田雪梅也回来了。他们8个人的生死让家人和德润公司的同事揪心牵挂。当吴锐拨通父亲电话时,身心憔悴的父亲听到了儿子的声音,父子俩一句话没说,电话两端嚎啕大哭。德润公司几十名员工眼含喜悦的泪水站在门口等着他们,当看到那一张张熟悉的脸孔,死里逃生他们冲下车与同事们抱头痛哭。       
                   
    记者手记:这群劫后余生的年轻人最小的只有22岁,有7人都是“80后”,在灾难面前,他们表现出的勇敢、自信、团结、让笔者敬佩。而采访过程中不时会出现短暂的沉默,在他们过去二十几年的生命中,从未遭遇如此巨大的灾难,这对他们年轻的心灵是一个多么沉重的打击。“生命如此脆弱,现在更加觉得生活的美好”这是他们不约而同的感受。他们告诉笔者,以后5月12日就是他们的生日,因为这天是他们新生命开始的日子。愿死者安息,生者更坚强。相信他们在家人与朋友的帮助下,很快能走出这场灾难带来的阴影,更加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


(编辑:银红丽)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