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青青校园 >> 校园明星 >> 正文

北川获救学生千里来渝谢恩
转自: 时间:2008年06月23日09:14

曾宇琪与胡定华紧紧相拥记者 张质 摄

    “叔叔,谢谢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昨日(19日),在位于渝北区人和的重庆市消防特勤支队,辗转近千里来渝的四川少年曾宇琪,双手紧紧抓住重庆特勤士官胡定华的右手,久久不肯松开,说话哽咽,眼眶噙满泪花——汶川大地震中,正是胡定华和他的战友们挑灯夜战5个多小时,从北川中学的废墟里将曾宇琪救出。

    曾宇琪是北川中学初二学生。大地震时,他正在一楼教室里上物理课。整幢教学楼瞬间坍塌,全班师生集体被埋。惊慌之中,他发现自己还活着——一截钢筋梁顶着了断裂预制板,形成了一个一米见方的保命空间。“快醒醒!”他使劲摇着身边的同学,除好友王青松外,其余几人已没了反应。

    “我始终相信会来救兵。”在恐惧、饥饿与寒冷中,曾宇琪和王青松相互鼓励着,强烈的求生欲望一直支撑着他们。被埋第二天,他听见了废墟上方有人在走动,还有机器轰鸣声。但无论怎么大叫,上面都无人听见。嗓子喊哑了,他们就用砖块,不停敲击墙壁,发出求救声。

    没有吃喝,只有等待。累了,两人就闭上双眼,保存体力。不敢睡着,害怕睡着后就再也醒不过来。14日深夜,救灾现场重归宁静。由废墟堆传出的敲墙声,终于被在这里抗震救灾的重庆消防官兵察觉。

    据胡定华回忆,废墟下的敲击声时断时续,战士们轮番将耳朵贴在地下,果然依稀听见下面有救命声。营救行动连夜展开,曾宇琪和王青松身处一楼,上面盖着四五层预制板。消防官兵在预制板中间打洞,从五楼一直凿到一楼,花了四五个小时终于看见了曾宇琪。胡定华小心翼翼将洞凿大,一手就将曾宇琪拉出废墟。“出来时他不断说,还有一同学在里面,快去救。” 胡定华说,曾宇琪当时几近昏迷,但想着同学,他听着挺感动的。

    尽管近乎昏迷,但曾宇琪仍隐约记得,救自己的武警战士头盔上,写有“重庆消防”四个字。他据此肯定救命恩人在重庆。他父亲对记者说,儿子身体康复后,就一直念着要去重庆见恩人。因自己事忙,同时孩子也要上学,一直未能成行。

    昨日,曾宇琪随同父亲及表姐,专程从四川老家赶到重庆,将一面写着“英雄消防、恩重如山”的锦旗,送给了胡定华所在的重庆消防特勤支队。

    曾宇琪表示,长大后他也要去参军,“要当消防兵,像胡叔叔那样救人。”


(编辑:贺芳)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