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 缪愚 报道 7月14日,笔者跟随重庆璧山供电局工作人员一道来到丁家镇红学村,对该村的用电情况进行了回访,走进红学村头,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如画的新农村、新电力设施的崭新画卷。 红学村是璧山县远近闻名的花木种殖基地,花木种植面积510亩,同时近年来该村家禽养殖业业迅速发展,年出产成鸡80多万只,全村拥有用电户981户,总计2780人,2007年人均年收入5000多元。该村书记左定芳介绍说,去年璧山供电局把红学村作为新农村电气化试点村,在半年时间里,就增加了11台公用变压器和3台专用变压器,总容量达到了610千伏安,并更换了老化线路、电线杆、电表、表箱,以前用电难问题已彻底成为了历史。现在,全村90%的居民用上了电饭煲、电炒锅、电磁炉等新型炊具。 左书记还向我们介绍说:“在没有实现电气化村建设之前,我们村每年都要吞噬大量的木材和秸杆资源,一到傍晚,全村就青烟缭绕,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给生态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自从2007年我们村第一批电气化村建设改造后,丁家供电所经常在我们村专门举办安全用电知识讲座,镇上的电器商店许诺免费为农户家用电器进行上门维修服务,让村民们不仅感受到了用电经济又环保的好处,而且避免了电气故障维修的后顾之忧。”站在一旁的村民郑兴国告诉我们:“过去用柴烧火做饭,既不好掌握火侯,也不很卫生。如今,自从用上电炊具烧水做饭,不仅干净卫生,而且还节省大量的时间,通过比较,用电价格很便宜,比烧煤气,烧秸杆经济多了,感谢供电部门给我们送来了实惠电!”。 据悉,随着璧山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改造完成,仅仅璧南地区的丁家镇就新增加电饭锅、电炒锅、电磁炉、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共2600余台,2007年售电量同比将增加15%,农村物质文化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编辑:银红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