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电力资讯 >> 电力文化 >> 正文

“国电杯”燃煤采制化技能竞赛侧记
转自: 时间:2008年07月29日09:02

                     ——中国国电集团“国电杯”燃煤采制化技能竞赛侧记

 
    石横,一方美丽的土地,东临巍巍泰山,西眺滚滚黄河,为著名佛桃之乡,是中国历史上“史圣”左丘明的故乡。国电石横发电厂巍然屹立,气势如虹,似一颗明珠,熠熠生辉。2008年7月15日,一场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燃料专业的大比武,在石横发电厂悄然拉开序幕。
     超越竞赛意义的“竞赛”
    近年来,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和煤炭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全国电力系统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特别是2008年以来,全国火力发电企业面临的形势日趋严重,国电集团公司在这种形势下,在发展的道路上也面临着大面积亏损的不利局面。
    在年初召开的2008年工作会议之后,国电集团公司就迅速部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出台扭亏增盈等紧急措施,动员广大干部员工眼睛向内、挖掘潜力。朱永芃总经理在年中工作会议上进一步要求,各单位要千方百计控制燃料成本,优化可控成本指标,做到眼睛向内、深入挖潜,努力向强化管理、降低成本要效益。
    做到眼睛向内、深入挖潜,就要抓住降低成本的关键。燃料成本作为发电厂整体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燃料采购和供应管理,保证入厂入炉煤热值差控制在国内先进水平,确保燃料成本可控,对从事燃料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水平高的人才队伍,对集团公司的发展意义深远。
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为不断提高燃料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保证燃料管理可控、在控,确保国电集团公司系统安全生产和提升效益水平。国电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工委、国电燃料有限公司、国电山东公司主办了本次“国电杯”燃料采制化技能竞赛。这次技能竞赛,既是对国电集团公司燃料采制化工作水平的一次检验,也是发现和选拔燃料专业人才,参加全国发电企业燃煤专业技能竞赛的一个良好契机,更是落实国电集团公司提出的“转型企业、挖掘潜力、提高质量、创造一流”中心任务的具体体现。
    赛事组委会决定由石横发电厂承办本次技能竞赛,注重的不仅是该厂在燃料管理中的规范、有序,更因为该厂在2006年4月由山东电力划归集团公司以来,短短两年的时间,就荣获了集团公司四星级企业、集团公司2007年绩效贡献特别奖、集团公司2007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体现了一流的管理水平。石横发电厂也紧紧抓住这次竞赛的时机,和参赛的各代表队加强交流、相互沟通,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交流技艺、检验水平;确保国电集团公司系统燃煤管理更加精细化;为参加全国发电企业燃煤专业技能竞赛选拔人才;为集团公司的强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从这个意义而言,使参赛的选手们更加珍惜机会,更加重视比赛,使这次技能竞赛超越了单纯竞赛的意义。
     高温下的“鏖战”
    7月16日,是“国电杯”燃煤采制化技能竞赛正式比赛的第一天。13个分(子)公司的19支代表队、57名队员精神抖擞、悉数上场。上午的开幕式后,早已胸有成竹的选手们就参加了理论部分的考试。一场“真刀实枪”的比武在“无声”的战斗中展开。理论考场上,参赛人员在答题过程中严守考场纪律,仔细审题,认真思考,谨慎作答,发挥应有水平,填写着自己满意的答卷。
    七月流火胜骄阳。比赛当日气温34℃。天气炎热,湿度极大,本以为下午的比赛会晚一些时间,但记者一看《竞赛议程指南》,下午的现场技能竞赛开始时间定为13时,不禁为选手们捏了一把汗:本来比赛的压力对于每个选手就不言而喻,高温的天气下,选手们既要承受心理的压力,还要充分调动身体机能来抵御高温的“侵袭”! 
    12时40分,参加采样、制样比赛的选手、裁判员、监督人员乘车来到了比赛区域。从凉风徐徐的大巴车上走下来不久,几名男选手的后背上就透出了些许汗渍!
    13时16分,随着裁判员宣读完比赛规则和注意事项,监督员、仲裁员按要求到位,国电华北分公司第一代表队、国电东北电力有限公司第二代表队同时进行的采样比赛拉开了序幕。按照比赛规定,采样操作由两名选手分主操作、辅助操作进行。两名选手分别做一次主操作人和一次助手,由主操作人主持整个操作过程,适时向助手下达配合指令,助手必须服从主操作人的指挥(无建议权)。国电东北电力有限公司第二代表队第一轮的两名东北大汉——主操作手王永福、副操作手王辉相互协作,节奏有条不紊;而国电华北分公司第一代表队第一轮的主操作手赵月芳则是巾帼不让须眉,与副操作手郑学工协同作战,配合默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裁判员的脸上也挂满了汗水,选手们的汗水浸透了比赛服。在比赛现场从事服务工作的国电石横发电厂燃料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采样操作是室外作业,燃料职工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都要按照规定一个点、一个点地把煤样采好,把好入厂煤的第一道“关口”,才能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最可靠的依据。
    13时40分,制样比赛地点。室外热浪滚滚,一推开比赛房间的门,本以为会有凉风“袭来”,没想到人进入室内后,感到的却是室内比室外的气温还要高。由于作业性质的需要,室内没有安置风扇,也没有开启空调。两名选手除了穿着比较厚一些的比赛服,还带着口罩,全身已被汗水浸透。
    化验部分的竞赛被安排在国电石横发电厂教培楼举行。虽然是与煤炭打“交道”,但比赛场地却一尘不染。国电山东电力有限公司第一代表队的尹静作为“东道主”选手,是一名年轻的“老燃料”了。看到她一丝不苟的精心操作,记者也感觉到了作为“东道主”选手们内心的压力也不小。最终凭借稳定的发挥,尹静取得了化验竞赛项目季军,国电山东电力有限公司第一代表,也充分发挥团队的协作,荣膺了本次技能竞赛的团体冠军。荣誉的背后,凝聚了三名选手太多、太多的汗水。尹静坦言,为了在本次技能竞赛中创出佳绩,大家克服了心理和身体上的压力,在日常的训练和实战中,有时一个细微的动作,为了追求的“完美”,大家常常要重复几遍、几十遍的操作,直到教练和队员都满意为止。
    技能竞赛有条不紊地进行着。7月17日上午,天气稍微凉爽了一些,但在采样、制样竞赛项目比赛地,选手们的表现却依然用“热火朝天”来诠释。选手们表现专注、挥汗如雨,记者不由感触到燃料从业人员为确保机组“口粮”的优质供应所付出的辛勤努力,更由此想到了近期为促进保煤发电,各单位催运煤炭的干部职工,他们为了确保机组的安全发电而奔波于各地,不正是对“忠诚事业、忠诚集团、爱岗敬业、岗位成才”最有力的诠释吗?
    “感悟”比赛
    参加这次技能竞赛的57名选手,来自国电集团公司13个分(子)公司的19支代表队,可谓精英会萃。
    唐晓强,国电华东分公司第一代表队一名普通的女选手。当获得本次技能竞赛采制样竞赛项目冠军,接过奖杯的一刹那,她眼角里流出了幸福的泪水。这泪水里包含着艰辛和幸福,更包含着集团公司员工辛勤的耕耘。在30多度的高温下,汗水浸透了比赛服,但唐晓强在比赛中表现出的工作韧性和精湛的技艺,折服了参赛的男选手们。
    国电华中分公司第二代表队的选手王良东,凭借出色的技艺和稳定的发挥,最终获得了化验竞赛项目的冠军。王良东谦虚地告诉记者,这次竞赛自己虽然准备的比较充分,考虑到来参赛的选手们都是集团公司燃料专业的精英,能够获得冠军,比较幸运。但自己在压力面前从来没有退却过,压力越大,反而更加激发了自己的竞技水平。
    一次比武有终点,技术练功无尽时。组委会在赛后组织的专家点评会,对每一名选手在操作过程中的优缺点都进行了仔细点评。没有获得名次的选手们表示,通过比赛和专家点评,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差距,积累了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更加努力钻研业务技能,以更精湛的技艺,为企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参加本次技能竞赛的所有选手,都以这种敬业爱岗、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对手的尊重、得到了赛事组委会的认可。
    这次没有“硝烟”的竞赛,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国电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于崇德亲赴竞赛现场视察。在竞赛现场,于崇德一边听取赛事组委会的情况汇报,一边观摩着参赛选手的比赛情节。当看到选手们克服天气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比赛之中的场景时,于崇德露出了赞许的笑容,并勉励所有参赛选手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友谊,努力提高业务技能水平,为国电集团公司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积极力量。竞赛前夕,国电集团公司工委主任许援朝,国电山东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任子芳等领导到国电石横发电厂,实地查看和了解竞赛的有关筹备工作情况,对竞赛的有关事宜进行协调和部署,为竞赛的有序进行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作为承办方的石横发电厂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厂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参与赛事筹备工作,及时加强和集团公司组委会的信息沟通,从接待服务、赛事安排等各方面,力求工作细致、再细致。参赛选手们感慨道:刚到报到地就被浓郁的国电氛围所感染。竞赛期间,细致周到的服务,使人时刻感到家的温馨。特别是真实的音像资料,对每一名选手的比赛实况录象,为竞赛的公平、公正提供了可靠的原始依据。赛事组委会工作人员称,通过举办这次技能竞赛,也为今后举办更大型的劳动技能竞赛积累了经验。
    巍巍泰山西麓,见证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这次超越竞赛意义的“竞赛”,让我们领略了国电集团公司燃料从业人员的风采,坚定了落实“转型企业、挖掘潜力、提高质量、创造一流”中心任务的信心,“造就一流的队伍,实现一流的管理,创造一流的业绩,树立一流的形象”的目标必定实现!


(编辑:贺芳)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