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电力资讯 >> 电力文化 >> 正文

在规范执行中筑牢和谐企业管理基石
转自: 时间:2008年08月01日08:52

     作为基层县级供电企业,面对系统内部日趋完善的企管模式和制度体系,面对广大用电客户不断提高的供电服务需求,面对规范企业管理、共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我们惟有在规范执行中筑牢和谐企业管理的基石,才能推动工作创新创优创特色,才能为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这一举世杰作添色,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
    从思想源头上筑牢规范意识。规范企业管理,既是加强企业队伍建设、提高执行效能的需要,更是一次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思维涤荡”。特别是在农电系统实施“三化”管理后,要将规范的理念深深植入包括广大农电工在内的全体员工的思想中,不是一朝一夕的简单说教就能实现的。因为这涉及到人员结构的文化层次、业务技能水平、学习传承能力等诸多因素。
目前,随着和谐企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企业规范管理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广大员工必须认清形势,从思想上筑牢规范的意识形态,做到一切围绕规范管理,一切为了规范管理,一切支持规范管理,不断增强规范行为的主观能动性,着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流程执行中夯实规范行为。积极运用日趋完善的行为制度、管理体系,从流程执行中不断夯实规范行为,是增强责任意识、发扬果敢作风、调优管理结构的内在需求。
    作为战略部署具体执行者的县级供电公司、农村供电所,担负着细化、传承、发扬的职责,必须在行动上主动与规范管理同频共振。要主动研读上级的政策文件,正确领悟领导的战略意图,确保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要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规范执行“两票三制”等若干规定,狠刹习惯性违章,确保现场处于“三控”状态;要提升员工业务技能修为,熟悉掌握并规范执行业扩报装流程,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及质量;要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了然于心,把规范管理基础工作做细做实,将上级的决策执行力、管理穿透力和集团控制力保质保量贯彻落实到基层。
从日常管理中创新规范载体。能源节能减排、电力基建政处、《江苏省电力保护条例》宣贯等电网企业的热点工作要求得大突破,就必须在创新规范管理载体上下功夫,将发展的压力和前进的动力进行有机的融会贯通。 
    要充分运用日常企业管理这一平台,本着传承与创新并举的原则,规定动作求规范、自选动作求特色,既要传承过去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思路,更要紧扼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灵活机动的从日常企业管理中创新规范载体,不断展现自己的亮点所在、特色所在、后劲所在,努力实现管理职能明确、规章制度完善、规范载体创新,从而形成标准化、制度化、典型化的规范管理模式,最终达到创新规范载体、提高管理效能的根本目的。

(编辑:贺芳)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