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突袭农村电网 电力工人决战36小时
——记沙坪坝供电局“7.28”风灾保电
本网通讯员 张顺勇 韩 薇
“龙卷风来了,快跑……”2008年7月28日晚上6点43分,一股强风刮进重庆沙坪坝区土主镇街道,瞬间,漩涡四起,街上垃圾被漩起两丈来高,随后,豆大般的雨点铺天盖地,街上群众惊恐万分,纷纷朝屋内跑去……
狂风暴雨持续了近半小时,土主镇10多家村民的房屋被吹垮;20多家村民的房盖被移了位;树木断裂无数。重庆沙坪坝供电局土主供电营业部辖区内有两条10千伏输电线路断线;4根电杆被拦腰折断,4台变压器被烧坏,20个台区2万余居民失电,整个土主镇地区一片漆黑。
灾情就是命令
“我们这里是四塘二社,电杆断了,快来抢修…”,“龙岩寺的电线断了,快点来…”。狂风暴雨过后,土主供电营业部值班室的电话接连不断。值班员一口气接到36个报修电话,记录本上满满写了两页。
“遭了,电网损失严重,主任你快过来”。值班员小李立即向主任罗长江汇报。
灾情就是命令。身患肝硬化的主任罗长江放下药碗冲出家门……
“自己屋都垮了,不抢点东西出来,你还去干什么……”职工周中被妻子破口大骂。“你懂个啥,这是我的职责!”周中望了一眼 倒塌的房屋,二话没说,提起工作服直奔营业部。
夜巡线路 紧急拉闸
半小时后,房屋同样受损的陈庆勇、何跃两位同志也赶到了营业部。
“按照突发事件抢修应急方案,两人一组,按照报修单上的台区逐一排查,逐一拉闸停电。”罗长江给每位职工下达了任务。
接到任务后,职工们迅速抗起踩板和绝缘杆,骑上摩托车,向各台区冲去。
没有公路了,职工们毅然扔下摩托车,打着手电,穿行在漆黑的乡村小路上。
“当时下雨后路很滑,不小心栽到水田里去了。”职工张宽经历了此遭遇。
经职工们一晚的艰苦奋战,受灾情况统计出来了, 两条10千伏输电线路断线;4处断杆,4台变压器被烧坏,20个台区停电。
百人会战 全力抢修
确定好故障点后,抢修恢复工作全面展开。7月29日上午,一辆辆电力抢修车穿梭在乡村公路上……
重庆沙坪坝供电局专门成立“抗风救灾”领导小组,立即启动突发事件电力抢修应急方案,召集100多名电力抢修工人会战土主镇,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面打响。
“农村抢修的战场,城市抢修的服务,30小时内必须全部恢复供电。”放弃见爷爷最后一面的生产副局长徐韬现场下达了命令。
在田坝村抢修现场,一间临时厂房的铝架棚被龙卷风刮到5米开外,墙砖到处都是,一片狼藉,被撕烂的铝皮悬挂在10千伏马塘线支线6—7号杆间导线上,12米的6号电杆拦腰折断,倾斜在公路上,摇摇欲坠。
为防止断裂的电杆倒塌造成二次伤害,徐韬要求抢修工人们用钢架支撑起上端部分松开导线。
上午12点多钟,新电杆运到现场。抢修人员顾不上吃午饭,立马打洞立杆。
正午骄阳似火,温度超过40摄氏度,党委书记任毅带领工会同志给工人们送来了清凉饮料,让工人们感到了丝丝凉意。
晚上10点多钟,在微弱的手电灯光照明下,抢修工人终于把导线搬到瓷瓶上,恢复了该条线路供电。
“终于来电了……”现场关注来电情况的村民一片欢呼。
连夜吊装变压器 全面恢复供电
晚上11点15分,党委书记任毅和生产副局长徐韬正在打着手电关注着抢修工人对乌龟堡公变的测试。
“还有那些台区没有送电?”徐韬致电询问。
“辖区内17个台区恢复了送电,还有3个台区的变压器还没更换,主要原因是公路两边的树木被吹断很多,吊车行进困难,变压器也运不进去,现在正在组织人员砍树。”现场负责人沙哑着声音向徐韬汇报了情况。
任书记关切地对徐韬说:“一定要让他们注意安全”。
“这次风灾抢修与去年的洪灾抢修比起来,还算轻松的,他们一定能完成任务。”徐韬信心十足地说。
30日凌晨1点多钟,公路两边的断树被全部清除,变压器和吊车顺利到达事故现场。凌晨5点多钟,3台变压器吊装完毕,全部恢复送电,“抗风救灾”攻坚战告捷。
这又是一场漂亮的攻坚战。沙坪坝供电局的电力职工们“舍小家、为大家”,彻夜未眠,连续奋战了36个小时,快速、安全地处理了电力故障,出色地完成了风灾保电任务,为当地村民送去了光明。从旱灾、洪灾、冰灾到风灾,职工们都沉着应对,攻坚克难,”展示了“沙电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亮剑”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