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生 赵瑜莹 记者 彭德倩)张牙舞爪的小老虎,笑眯眯的福娃———一幅幅剪纸作品,刀法或细腻、或粗犷,却充盈着质朴生动的泥土香,这就是宁夏隆德剪纸。暑假里,9位来自复旦摄影协会的学子在宁夏了解其保存、发展情况时却发现,这门代代传承的民间艺术正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怎样做好“小剪纸大文章”,同学们献计献策。
8月初,同学们在当地文化馆张馆长带领下,走访当地知名剪纸艺人。他们发现,最知名的剪纸艺人之一虎老太没有弟子。另一位剪纸艺人张炜,虽收了几个徒弟,却始终不满意。
调查负责人、复旦大三学生李卓卿说,名师收不到高徒一方面是因为相当一部分剪纸作品只是用来作刺绣的底图。另一个方面是因为一流的剪纸作品只能卖到四五元一张,创作队伍自然萎缩、优秀作品不断减少。
隆德县自古就有古丝绸之路上的“民族艺术之乡”之称。如何更好发挥出民族艺术的市场价值?同学们向当地文化部门建议,要更好地保护民间艺术,离不开艺术家、政府、企业三方的努力“托举”———艺术家专心创作,把市场交给中介机构联系和运作,政府给创作者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创作条件,激发他们的艺术创作热情。
可喜的是,同属当地“民俗艺术之花”的泥塑手艺,已经有了很好的探索。如今,县文化馆正计划成立一个中介机构,帮助当地剪纸、砖雕等民间艺术走向市场。